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郝龍斌:台北夢想 上海啟航

http://www.CRNTT.com   2010-05-02 10:27:35  


郝龍斌與上海市長韓正在台北
  中評社台北5月1日訊/台北市長郝龍斌的文章“台北夢想 上海啟航”今天在《聯合報》登出。作者表示:“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讓台北的開放自由與上海的市場規模互相輝映、彼此提攜,在東亞崛起、中華文明復甦的潮流中,共領風騷數十年。”文章內容如下:
 
  有一次,當我在Google地圖的搜索列上,同時打上“台北”、“上海”兩個關鍵詞時,畫面首先跳進了上海,接著街道上出現了點如繁星、數百家以“台北”為名的店鋪,最多的是餐飲、再來是婚紗業─都是我心目中最能販售幸福感的行業。這是上海人對台北最日常的聯想嗎?

  春天的腳步剛到,韓正市長就帶著上海訪問團來到台北。八十分鐘的航程,度過的卻是一甲子的風雨。六十年前,同樣有無數艘船隻在漫天烽火下,從黃浦江口啟程,駛向台灣。但當時船上倉皇的人們可能很難想像,有一天,海峽兩岸的對峙能夠在和平互動中逐漸化解;而雙方的公僕,也終於弭兵止爭、放下疑懼。更難得的是,在台北和上海的雙城論壇中,我們超越了往昔隔空喊話、隔桌談判的老劇碼。第一次同桌而座,傾聽年輕世代的想法、分享城市治理的心得,為台北花博會和上海世博會在華人世界的首次登場一起做準備。

  台北和上海的交流淵源,早在我們這個城市從淡水河邊的港埠起步發展時,就寫下了序章。在清代,艋舺一帶的“北郊”行商,已將上海當作一個重要的貿易夥伴。當時的淡水河畔,舟楫雲集、商旅熙攘,吸引了一大批勇於挑戰機遇、又講究細膩作風的人群。他們是台北最早的移民,也勾勒出城市性格的基本輪廓。

  1949年,台灣又成為另一批新移民戰後餘生的棲遲之地。但顛沛動盪的命運,卻未曾澆熄人們追尋理想的熱情。

  當年人們克難營生的手藝,像是小籠包、牛肉麵、豆漿燒餅,如今已融入台北人生活裡的共同記憶,甚至變成這座城市向國際行銷的美食名片。當台灣社會一步步走向開放,書店、小劇場、唱片行、排練場,散落在城市各處的文化據點也紛紛冒出枝芽。直到今天,那些曾為金馬影展廢寢忘食的文藝青年、在咖啡館辛勤筆耕的作家、在紫藤廬放言高論的異議份子、從校園裡走出來的民歌手…他們已經把台北栽成一片華人世界中最繁盛的文化森林。而整整一甲子過後,移民們的他鄉,也早就成了故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