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要實行一戶一房制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5-06 10:28:41  


  中評社北京5月6日訊/4月30日,北京出台樓市新政,貫徹落實國務院新一輪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措施異常嚴厲,最讓人關注的焦點是規定“同一購房家庭暫定只能在京新購一套商品住房”。針對此事,著名經濟學者尹中立在《財經》撰文指出:“一戶一房制度應該成為中國的基本住房制度,而不僅僅是調控房價的權宜之計。”毫無疑問,“一戶一房”是個美好理想,但基於其疑似回歸“計劃時代”的性質,也引發了莫大爭議,今天,我們就和讀者一起解讀這個“一戶一房”制。

  ○對“一戶一房制”的誤讀

  “一戶一房制”並非一戶只能有一套房子“一戶一房制”

  很容易被理解為一戶只能有一套房子。實際上,尹中立文中所言的“一戶一房”制度是指一個家庭(包括一對夫妻和其未成年子女)只允許擁有一套帶有福利性質的住房。國家對居民屬於計劃內(一套)指標的住房採取低費、稅政策,而對計劃外住房採取懲罰性的高費、稅政策。國家應該通過立法的形式(如《住房保障法》)規定每個公民享有政府減免稅、費的住房,將之確定為公民的基本住房保障。基本住房保障之外的部分實行完全的市場化,為少數富有階層的高端住房銷售服務。

  “一戶一房制”在學理上是沒有問題的

  顯然,這種“一戶一房制”的定義,並未和市場經濟背反,而恰恰,既尊重了住宅市場的市場屬性,也注意到了,住房作為民眾一項大宗也是最重要的公共品,還應該強調政府對“居者有其屋”的基本居住權利所應該負有的責任,所以,其在學理上是行得通的。


  ○保障性住房必須推行“一戶一房制”

  兩種住宅的區分:公益性住房和市場化住宅

  以中國和世界的普遍經驗來看,罕見有國家是只包含公益性住房或者是市場化住宅的,大部分國家,都存在著公益性住房和市場化住宅兩種居民居住房屋。因此,討論所謂的“一戶一房制度”,就必須建立在民眾住宅的這種基本區分的基礎之上,將兩者區別對待。

  保障性住房:實行“特定人群,一戶一房”是基本原則

  我國的公益性住房,也就是保障性住房,主要包含有經濟適用房、廉租房、限價商品房等等,針對城鎮的低收入群體和住房夾心層人群。對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公益住房”而言,“特定人群、一戶一套”是基本原則,而法律亦對此作了嚴格規定,對於其資格審批,轉租或轉賣的條件等,都有法律法規進行明確規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