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歧視陸生 是台灣民主的快感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5-06 11:35:16  


學生當然以學業爲重,不是玩把戲就有能耐。
  中評社台北5月6日訊/台大政治系教授石之瑜今天在《聯合報》登出文章“歧視陸生台灣民主的快感?”作者指出:“台灣的大學花大筆鈔票吸引水準實在一般的歐美學生,目的是提高國際評鑑的國際化評分,但是卻必須對水準較高的大陸學生採取隔離的態度,否則將牴觸台灣民主化乃以歧視大陸為其主要內涵的歷史抉擇,也將造成台灣認同意識的空洞化與台灣民主過程的倒退。”文章內容如下:

  民進黨要求要以法律規定對大陸學生三限六不,國民黨政府認為這是行政細節,毋須立法,外界遂以為民進黨心態可議。殊不知,始作俑者是國民黨政府,所謂行政歧視與立法歧視,只是五十步笑百步之別,且是台灣民主化的歷史脈絡所早就決定的。

  在歐美,往往誤以為所謂民主的精神,就必然是平等自由的政治參與。但是台灣的民主自始不是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參與,足以提醒歐美各國,民主與歧視是共生的,歐美或台灣均不例外。質言之,台灣的民主化動力,來自於台灣人的出頭天,亦即是以擺脫老國民黨統治為起點,以反華為手段,以文化改造與新台灣人意識為依歸的認同政治。

  台灣的民主化無非是在決定誰該被歧視的進程中開展。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說得最清楚,即民主化的目的是本土化,而本土化乃建立台灣主體性所不可或缺,如此主體性的建立猶如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故一反黑格爾的歷史終點的哲學,而將走向歷史的開端,進而將台灣開發成新中原,超越場所的困擾。記得李登輝在臨摹制憲的國是會議不到十分鐘的開幕辭中,用了超過四十次與“新”相關的字眼。

  不言可喻,由李登輝動員的民主化,其本質是去除舊中國,李登輝在1996年就職後宣告台灣已經不再是封建、專制、貧窮、落後,所影射的自是台灣已非中國。排除中國也是陳水扁歷次發動公民投票之所以激動人心的原因所在,因為重點不是投票標的或贊成與否,而是只有“台灣國”的“國民”才可以投票的假定,讓選民感受自己勇於排除中國的快感。不能體會如此快感的歐美觀察家,就不能體會台灣民主的意義,畢竟歐美自己的歧視政治屬於迥異的傳統。

  如果翻開歐美“國家”史上的民主化,毫不例外也是在決定誰該被歧視的歷史軌跡中前進,他們理所當然認為,非歐美“國家”應該照著同一軌跡走,所以從女人、黑人、同性戀、移民等一連串的爭權經歷中,他們期盼可以引導亞非拉民主化一步到位。然而,各種指標顯示,無論是移民或女人的待遇,歐美大國(如美國)有的還落後給伊斯蘭“國家”(如摩洛哥)。可見,民主“國家”的歧視問題很可能就是民主制度派生的。妄圖以民主解決歧視,是本末倒置,緣木求魚。

  這是為什麼長期以來,大陸配偶在台灣的待遇理所當然低等化,而如今對陸生三限六不,充其量就是非要把陸生給大陸配偶化不可的情緒罷了。台灣的大學花大筆鈔票吸引水準實在一般的歐美學生,目的是提高國際評鑑的國際化評分,但是卻必須對水準較高的大陸學生採取隔離的態度,否則將牴觸台灣民主化乃以歧視大陸為其主要內涵的歷史抉擇,也將造成台灣認同意識的空洞化與台灣民主過程的倒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