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潛規則讓局長女兒裸奔

http://www.CRNTT.com   2010-05-17 09:36:34  


 
能指望“程序正義”嗎
 
  “程序正義”是必需的耳濡目染,官員的後代為官,有其先天優勢,也不可能禁止。美國有父子總統,日本有父子首相,人們也並不質疑其合理性。

  公眾並不是特別在意官員後代有沒有當選的權利,在意的是:官員之後即便當選,也應該遵循基本的程序,實現起碼的程序正義。

  在潛規則一時難以徹底打破的情況下,把機關事業單位招考全過程向社會和盤托出,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十分重要。

  如果權力不受制約,“程序”將是空談安徽阜陽“白宮書記”及其背後“潁上教父”,父子二人輪番擔任鎮書記,在一個時期內先後壟斷了一個行政區劃的最高權力,權力由父及子,又由子及父。權力不再具有公共性,只是成為某種“私產”。

  在這樣一種地方法治或權力生態下,還會有人重視“程序”嗎?

  “符合程序”有時更可怕 “符合程序”有兩種語境,一種是名正言順的公開程序,一種則是暗渡陳倉的官場潛規則。

  當官場潛規則在組織部門“符合程序”的保護之下運行時,這種潛規則勢必有恃無恐、繼而大行其道。

  如果說某一次公選幹部只是破壞了官場的局部生態的話,“符合程序”這種來自廟堂之上的縱容就會讓整體官場生態有了惡化的可能。

制度創新或許是出路
 
  權力繼承加快社會定型社會結構的定型化不是一種反常的現象而是一種正常的、常規的現象。權力的自我繁殖,強化了內部認同,減少了階層之間的流動,加速了階層之間邊界的形成。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其社會結構也大體處於定型的狀態。只不過在這些國家定型的結構是與較為順暢的社會流動機制並存的。想要長治久安,機會多的人要給機會少的人留條路。那種把自己變成老母雞,讓沒出息的孩子在羽翼下成長的高官,既糟糕也危險。 

  社會定型會影響制度創新當一種改革措施或一項政策出台前後,社會上特別是知識界往往出現很大的爭論,但在這項措施或政策實施之後,人們會發現,無論這些措施或政策的取向是什麼,在利益結果上幾乎都沒有太大的差別,該對誰有利還是對誰有利,該對誰不利還是對誰不利。

  由於在決策和執行過程中的優勢,政策的執行可能產生“馬太效應”,強勢者恒強,弱勢者恒弱。 

  所以,制度的創新需要系統化從根本上講,要打破權力世襲潛規則,需要創新制度設計,嚴格問責制度,給脫繮的權力套上法律制度籠頭。

  政府要把詳細人事招考信息放在陽光下暴曬,自覺接受輿論公開監督。在“潛規則”根深蒂固,一時半會兒難以徹底打破的情況下,給輿論監督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十分重要。只有多管齊下,才有望打破權力世襲潛規則,人事招考才能逐步回歸公平公正的軌道。 

  結語:只有保障和完善公民權利,才有可能遏制權力代際傳遞之弊……(來源:騰訊“今日話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