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自殺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0-05-26 12:16:07  


 
  沒有公認的理論解釋中國自殺率數據中這四個獨一無二的特點。但我相信,這其中,中國本身的政治和社會問題起重要作用。

  以55歲以上人口的高自殺率為例,根據2005年發表在中國《臨床精神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在調查了全國23個疾病監測點的數據以後,55歲以上人口的自殺死亡案例中,59.2%與患急重病或受傷相關,34.5%與經濟困難有關。

  考慮到長期以來,中國的社保醫療體系僅覆蓋人口極小的一部分,這一數據背後所隱藏的真實令人難以想象——老年人為了不給家庭和親人添加負擔,在身患重病以後自殺。

  而婦女和農村的高自殺率,似乎都可歸因於農村年輕婦女的高自殺率——中國城市的男性自殺率高於女性,而老齡男子的自殺率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高於女性。

  可以與當代中國農村婦女自殺問題形成對比的是,早在上個世紀2,30年代,婦女自殺就成為了上海灘最關注的社會話題之一。1929年到1934年間,上海市每年的自殺事件都在2000起左右(考慮到當時上海市人口僅為400萬,這一數據背後的死亡率也相當驚人),被上海市政府認為是“當前最嚴重之社會問題”。而女性“在自殺方面更顯出可驚的狀態!”

  根據《上海市市政報告(1932-1934)》 30年代上海市政府調查發現“女子十九無業家居”,於是“事實上目前的女子,確是個個以嫁人為其唯一職業”,“家庭婦女成為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女性所扮演的主要社會角色。”女性因為無職業,其經濟地位往往決定了她們仍是屬於丈夫們的財產,在經濟上依附丈夫,人格上也就不能真正的獨立。“婦女仍處在被人卑視的地位” ,因而在夫妻糾紛中,女性總是處於劣勢。

  這一情況,放到當代的中國農村,幾乎依然適用。而這其中唯一的變量是,越來越多的農村男性進城打工,而女性,依然較難在城市中立足。而留守女性的大量增加,實際上進一步加強了農村女性的弱勢地位。

  中國自殺死亡案例中精神疾病患者大大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可能也僅僅是因為,中國農村落後的醫療保障水平,使得衝動性自殺行為根本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國際經驗表明,每一個自殺的背後,大約有10-20例嘗試自殺失敗的案例,只要醫療救治體系的一點點偏差,就會使得自殺死亡率大幅增加。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城市自殺死亡率大大低於農村,這可能僅僅是因為,城市擁有更好的醫療體系和基礎設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