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兩岸統合實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http://www.CRNTT.com   2010-06-06 00:23:39  


 
  除了促進貿易之外,其他原因(例如解決通膨問題)也可以成為直接進入貨幣聯盟的理由。第三條路也有案例,例如巴拿馬、厄瓜多爾、薩爾瓦多及一些加勒比海島國,他們均加入“美元區”,採用美元為國家貨幣。這些中南美小國不顧喪失匯率與貨幣政策自主所需付出的成本,跳過貿易整合階段,直接採用美元為國家貨幣,主要目的是為了穩定幣值,降低幾乎無法控制的通貨膨脹率。

  以上三種路徑,以第一條路徑所需時間最長,其次為第二條,需時最短的為第三條路徑。然而,以現實面來看,雖然第一條路已有歐盟此一真實的案例,第三條路同樣也有真實案例支持。美元區的成立告訴我們,即使如傳統最適貨幣區理論所言,直接進入貨幣聯盟將會付出相當的代價,但當成立貨幣聯盟帶來的利益高過此一代價時,國家還是會決定成立或加入貨幣聯盟。

  對於兩岸而言,目前對於貨幣統合的立場採第一條傳統的路線。也就是先透過兩岸經濟整合仍然帶動金融整合。在金融方面的思維是,在人民幣完全開放自由兌換前,先逐步實現人民幣、港幣、澳幣和新台幣有條件的自由兌換,便利兩岸四地的投資貿易。在兩岸共同市場發展成熟後,再逐步實現貨幣的統合。換言之,金融的統合是放在經濟統合之後。

  近年來,基於歐元成功的推動,亞洲地區也有“亞元”的倡議,但是由亞洲國家無論在社會結構、民族特性、經濟發展、歷史認知等方面仍有很大的距離,因此,總是停留在口頭表述階段,不要說推動,連討論的空間似乎都沒有。但是,兩岸四地不同,兩岸四地的同質性較東亞區域為高,甚而也較之歐洲為密。除了單一的政治因素以外,幾乎不存在著其他因素。

  對於兩岸與港澳而言,在思考兩岸貨幣統合時,與其他國家間的貨幣統合必然會有意義上的不同。基於貨幣為認同的重要象徵,兩岸四地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應該從如何透過貨幣統合來強化兩岸與華人社會對於整個中國的認同。從這個政治面與社會認同面的角度來看,兩岸可以綜合以上三條路徑,以三個階段推動“華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