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還是得當好“世界工廠”

http://www.CRNTT.com   2010-06-10 09:22:00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訊/中國廉價勞動力時代將要結束了嗎?針對這一熱門話題,《經濟參考報》今天登載的鄭風田文章《中國還是得當好“世界工廠”》認為,中國的現實、世界的格局決定了不但中國離不開“世界工廠”,歐美日也離不開中國的“世界工廠”,為了中國,也為了全世界,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還得繼續坐下去。詳細內容如下:

  近年來我國每年春節過後屢現的“民工荒”使外媒一直在反覆炒作“中國廉價勞動力將要結束”的話題,而近期從“中國將逐漸失去‘世界工廠’地位”到“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可能不保”等各種言論無奇不有。其實炒作歸炒作,中國的現實、世界的格局決定了不但中國離不開“世界工廠”,歐美日也離不開中國的“世界工廠”,為了中國,也為了全世界,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還得繼續坐下去。

   從世界經濟分工格局來看,歐美日等國其實是離不開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雖然近年來美國也一直在喊重振製造業,但對於製造業來講,最終勝出的還是人工成本,尤其是一國產品想在世界上獲得競爭力,成本高低決定其成敗。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與歐美日等國相比,實在是太便宜了。

  以歐盟為例,每個勞動力最低工資每月2000歐元,約合17000元人民幣,按我國農民工1800元/月計算,我們的人工成本幾乎是以“十”當“一”;而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民工更便宜,月工資900元左右,更要以“二十”當“一”。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有所上升,但與歐美日相比,還是太便宜了。跨國公司為了占領世界市場,勞動力成本高昂的歐美日等國製造業只能是外包。他們不可能人為地壓低本國製造業的人工,因為單純地依靠機械化與規模化也只能解決部分產業,對另外許多產業,諸如玩具、服裝等需要大量人力的產業,最優選擇只能選擇外包。從這個角度來看,歐美日製造業外包的趨勢是不會有大的改變。

  亞洲一些國家都曾被列在“世界工廠”的候選名單上,但其實這些國家短期內是難以承接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的。

  從中國的現實看,中國也不應該丟掉“世界工廠”的帽子,而且還應該繼續努力,成為世界製造業的中心。原因如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