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洲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0-06-11 09:08:32  


 
  莫勞夫奇克認為,悲觀論是基於19世紀的現實主義觀點——“實力取決於國家占全球總資源的相對比重,而世界各國在一個永無休止的零和博弈中相互競爭。”此外,他也指出,歐洲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力量,軍費開支占世界的21%,而中國只占5%,俄羅斯3%,印度2%,巴西則是占1.5%。

  歐盟各成員國有數以萬計的軍隊部署於本土之外,駐扎在塞拉利昂、剛果、象牙海岸、乍得、黎巴嫩和阿富汗。就經濟實力而言,歐洲是世界最大的市場,占世界貿易總量的17%,而美國只有12%。歐洲的對外援助占世界的一半,而美國只有20%。

  但是,如果歐洲不能解決金融市場對歐元失去信心的燃眉之急,這些潛在優勢都不能派上用場。贊賞歐洲實驗的人必定希望歐洲能獲得成功。

  作者Joseph S. Nye曾任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現為哈佛大學教授,是《軟實力——國際政治的制勝之道》一書的作者。

  英文原題:The Future of Europe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