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石油收購BP是想當然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6-14 11:19:32  


 
  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先天優勢是,作為中國最優秀的央企之一,中石油歷來在海外的併購都不缺乏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如果可行,即使天價,中石油收購BP也不缺錢。

  問題是,渣打銀行的收購報告顯然比較片面,它只提出了在經濟上的可行性。這對於如此重大的一項跨國併購遠遠不夠。

    現實

  不過,BP並未因漏油事件“病入膏肓”。BP首席執行官托尼.海伍德日前表示,BP總體業務表現非常強勁,自由現金流達75億-80億美元,因此有能力承擔目前的清理費用。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強說,BP並不會因為墨西哥灣事件就此隕落,它還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並且現在的財務狀況良好。“它不同於金融公司。金融公司僅憑信用維持公司運轉,而BP擁有石油資源。”

  相對於經濟障礙,來自於政治方面的阻力顯然更加巨大。歐美國家的監管層對待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歷來都是戴著有色眼鏡。

  2005年中海油併購優尼科在僵持了7個月後最終折戟。當時中海油185億美元的報價明顯高於競爭對手雪佛蘭,但最終敗於對手。世人都明白,這敗於政治原因。

  去年年初,中鋁原本與力拓達成了一項195億美元的收購協議,但最終力拓寧可支付給中鋁1.95億美元的分手費,也不同意這項收購。

  此項收購失敗的原因之一便是來自澳洲政府的阻力。澳洲政府擔心,一家中國國有企業如果成功併購了力拓,它們將喪失在鐵礦石上的話語權,同時一並喪失的可能還有廣闊的中國市場。

  上述兩項併購所涉及的資金均不到200億美元。相比之下,假如中石油要收購BP,這項併購所涉及的資金恐怕得以千億計算。

  與上面兩項併購一樣,這項臆想中的併購同樣涉及到最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石油,並且這項併購的牽涉面更廣。

  “如果再拖上一兩年,BP也許會支撐不下去。但那時也輪不到中石油。英國政府和美國監管層絕不會允許這樣一個巨無霸被中國企業併購了。”林柏強說。

    誰的大買賣

  在業內,同樣被謠傳為BP的潛在併購對象的還有殼牌和埃克森美孚。在林柏強看來,殼牌併購BP的可能性要遠大於中石油。“因為殼牌畢竟同樣為一家歐美公司。”

  另外一個支撐中石油不會收購BP的理由是,中石油自己也不會貿然去聽從渣打銀行的分析報告。

  在聽聞中石油要收購BP之後,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張抗忍不住大笑。在他看來,這項收購的可能性為零。

  張抗稱,中石油“吃”不動BP,因為中石油在經營水平和技術上都不及BP。如果併購成功,如何繼續經營顯然存在問題。“上演小魚吃大魚雖然好看,但吃下去後肚子撐破了怎麼辦?”張抗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