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政改不能再“原地踏步”

http://www.CRNTT.com   2010-06-14 11:31:50  


 
                   有利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須知,香港立法會的功能除了討論政治議題外,主要關注民生及經濟發展,所以選舉方法必須保障不同界別的聲音及意見。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首先是一個多元化的國際經濟城市,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及各方面都有不同的切身利益,因此政治體制需要顧及各方面的利益。在具體安排中,除了要體現民主普選的精神之外,也要兼顧香港獨特的政制發展史以及有利社會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香港作為國際化的經濟城市,處於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漩渦之中,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生存備受考驗。香港特區政府惟有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主題上,緊緊地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盡快落實CEPA補充七的安排,借助國家和內地省份的有力支持,大力促進經濟轉型,才能繼續保持香港的綜合優勢,在國際競爭中佔據更加有利的地位。

  不可否認,香港的公民教育還沒有成熟,有些市民可能受到某些政客鼓動,選出主張激進、目光短視和對香港缺乏承擔的議員。結果,香港長遠有益和有效的運作或會受到挑戰。應該看到,香港擁有大量高質素的專業人士,在各自領域里都是翹楚人物,他們的國際視野和專業知識,有助提升立法水準,平衡不同階層和不同行業利益,有助政策的連貫性和穩定性,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保護香港原有經濟架構

  顯而易見,香港政制的設計,必須符合港情,才能保障香港廣大市民的利益。因為香港沒有天然資源,界能靠金融、旅遊、零售、出口和運輸等行業,維持經濟的穩定和繁榮,任何大變動都對吸引投資不利。香港是外向型經濟,保持對外競爭力至為重要,因此,政制設計一定要保護香港原有的經濟架構。

  據有關方面調查,大部分市民並不認同激進和對抗,希望政改方案在立法會得到通過,從而引領特區政制朝向普選目標前行。廣大市民都希望香港的政制設計能夠推動特區社會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藉此,筆者希望溫和民主派和所有其他政黨人士更好地找準自己的位置,為港人的福祉、為推進香港政改,最終實現“普選”作出應有的貢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