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準備應對新一輪升值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0-06-18 09:01:18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訊/5月出口同比增長約48.5%,順差195億美元。這一數據超過前期國內外預期。這種“預期”與實際數據的反差,給了美國國會以舒默為首的那些一貫拿人民幣升值說事的議員以借口。最近舒默準備重提幾年前三位議員聯名要求美國政府施壓人民幣升值的提案。看來,中國要準備應對新一輪人民幣升值的博弈。

  上海證券報發表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文章表示,國內外的所謂預期,實際上有非常大的誤導作用。4月所有的分析還在說中國經濟過熱,人民幣應該升值,同時加息防治通脹惡化。但自5月下旬開始,中國經濟將“大幅下滑”,“二次探底”成了熱點話題。這些分析,誇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對經濟的影響,特別是誇大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中國商品歐洲出口的影響,扭曲對中國出口增長“預期”的判斷,使正常的出口數據與所謂“預期”產生人為的差異,有可能成為引發成為中美之間的新一輪匯率摩擦的借口。

  文章指出,較大的“預期”與順差數據的差異,來源於一些似是而非的分析。

  比如,對歐洲危機的滯後影響的判斷有誤。事實上,目前出口增長是前期訂單的交貨數字,本月出口形勢判斷理應根據前期的PMI新增訂單指數來判斷。前期PMI的出口新增訂單呈高位運行,雖然多是短期訂單,但至少對未來三個月的出口形勢的增長態勢有領先的指標性意義。如果歐洲經濟大幅下滑進口市場萎縮,其影響應在新的訂單出台後才會顯現。

  又比如,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也判斷過度。資料顯示, 對歐出口約占中國出口份額的19%,比重最大。分析顯然過度評估了歐洲危機可能對中國出口的最大市場所產生的影響。由於主權債務危機以及危機處理效果的不確定性,歐洲經濟增長可能再次放緩。但是由於歐元貶值帶動出口增長,可能部分抵消未來緊縮政策對經濟帶來的短期負面影響。而緊縮政策的長期影響應是正面的。因此,歐元區經濟的下滑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影響,不會比2009年的形勢更惡劣。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也相應比2009年要小。誇大這一影響的結果,使中國貿易本屬正常恢復增長的態勢不能平和地被接受。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