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社會生病 媒體吃藥不公道

http://www.CRNTT.com   2010-06-18 11:02:09  


一股針對大衆媒體的批評甚至整肅浪潮似乎在形成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訊/從前段時間關於學校和幼兒園殺戮和多起自殺事件的報道,到近期的電視婚戀相親節目,一股針對大眾媒體的批評甚至整肅浪潮似乎在形成。筆者認為,當代中國空前強大的媒體傳播能力的確值得重視,尤其是它們的負效應應當努力避免,但是如果社會多年積累的矛盾歸咎於媒體,那是很不公平的。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高速發展造就了某種舉世矚目的奇跡,也產生了許多我們目前可以基本認清的現象(如普遍的貧富對立和地方上的官民衝突)和更多我們仍然無法認清的問題(如大大放寬的道德尺度到底以何為界?)。大眾對媒體有看法實屬正常,沒有來自社會各界的媒介批評,我們媒體中的一些不良傾向會更多地發作。但是有憑有據的批評才有說服力,才對解決問題有幫助;而如果缺乏科學精神,一味迎合一些或善良而膚淺或者另有所圖的人的感覺和情緒,卻沒有法治化的媒體管理,我們的媒體和社會中的各種亂象只會更多。 

  媒介暴力與真實暴力有關嗎?

  先從各地學校和幼兒園的幾宗濫殺無辜案說起,一時間對媒體的抨擊聲四起,好像社會沒問題,該死的媒體成了棺材店老板,天天盼著死人。國內外學界確實有人把媒體比喻為棺材店老板,意指媒體在市場驅動下,以報道天災人禍為主打的新聞最能贏得眼球,這當然值得媒體警惕,防止自己陷入以煽、色、腥為基本特征的煽情主義和黃色新聞。但是媒體的首要功能是環境監測,優先報道天災人禍、而不是歌功頌德符合新聞傳播規律,而且重視突發事件報道恰恰是近期中國媒體的一個重要改革方向。再說,就算媒體真是棺材店老板,那也是別的人、別的原因造成了死亡,才產生了殯葬業。

  當包括一些專家在內的一些人呼籲,警惕媒體成為校園暴力和血案的“幫凶”時,溫家寶總理卻力排“眾議”,指出這些事件背後都是有深層的社會原因的。看看那些行凶者,雖然我們掌握的信息不多,但可以知道,他們的年齡在45歲上下,都面對下崗、絕症、家庭崩潰等絕望的現實。當然,社會轉型期和經濟高速成長期,犯罪率往往高企。但是如果我們的就業、住房、醫療、養老等制度能夠覆蓋這些弱勢群體,他們對社會的絕望就可能較少轉化為仇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