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奧巴馬向新科技工具“開炮”的深意

http://www.CRNTT.com   2010-05-17 11:30:51  


技術不是用還是不用,關鍵還是看怎麼用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訊/媒體報道,以“高科技總統”著稱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日出人意料地在其演講中批評了網絡這一新興媒體。《東方早報》今日登載旅美學者南橋的評論文章“奧巴馬向新科技工具‘開炮’的深意”,文章表示,“…技術不是你用還是不用,關鍵還是看你怎麼用。不會用,那它就是一種負擔,一種干擾,一種雜音。運用得當,便可成為奧巴馬所說的‘授能的工具’、‘實現解放的手段’”。其內容如下:

  近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弗吉尼亞州漢普頓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中出人意料地批評起網絡媒體:“你們成長的環境里,媒體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以各種各樣的內容轟炸我們 ,讓我們接觸到各種觀點,這樣的有一些觀點在真相的標尺衡量下,可信度並不高。”接著他又開始點名批評一些電子產品:“隨著iPod、iPad、Xbox和Play Station的湧現——我都不知道它們怎麼使用——信息成為一種分心,一種消遣,一種娛樂,而不是授能的工具,不是實現解放的手段。”

  奧巴馬此言一出,輿論嘩然。要知道,奧巴馬向來以“高科技總統”而著稱。2008年大選,奧巴馬的競選團隊,利用Facebook頻道,Twitter、YouTube等工具和各式各樣的新媒體手段,嫻熟地調動選民,尤其是年輕人。這些應用曾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什麼上台之後“過河拆橋”,反過來抨擊新媒體和新工具呢?

  關於新媒體,奧巴馬批評的重點是,媒體觀點五花八門,只不過新的媒體手段,如博客、微博,使其傳播速度更快而已。奧巴馬目前已經不是一個在野黨的領袖,而是一個在位總統。而總統候選人上台後,往往會走向保守。

  我在奧巴馬2008年競選時曾上過其網站,並留下了電子郵件地址,此後一直收到其郵件。我看到的規律是,當選之前,這些郵件是生猛有力的,因為技術這時候是競選利器。但是後來,奧巴馬並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善用這個巨大的數據庫,只是發信要求大家寫信給本地議員,支持他的一些改革項目等等。這時候他一度倚重的技術手段就只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了。這些郵件的發送,也不像以往那麼頻繁。

  而目前“在野”的共和黨,則用起了奧巴馬當年的手段,利用新媒體工具,批評奧巴馬的政策,甚至散布傳言,質疑奧巴馬的信仰、出生地等等。今年2月,奧巴馬就批評CNN、福克斯新聞、MSNBC和博客,說這些新老媒體對他的醫改方案有不實指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正說明,科技是把雙刃劍,可成事也可壞事。在目前來說,新媒體帶來的快速傳播方式,對奧巴馬是有些不利的。

  奧巴馬雖然深知新的媒體形式泥沙俱下,但這並不妨礙他自己的使用。奧巴馬說他不知道這些電子產品怎麼使用,但是眾所周知,他酷愛他的黑莓手機。2008年的時候,他還曾向媒體披露過他的iPod里的音樂收藏。另外,他還曾贈送iPod給英國女王作為禮物。那麼,為什麼他會選擇在高校對科技唱反調?為什麼奧巴馬用得,大學生就用不得呢?這似乎有點“科技偽君子”的味道。

  不過他的警告在一定程度上我又能認同。在信息就是價值、知識就是金錢的年代,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對於一個人來說,就是一種競爭優勢,但而今信息並不稀缺,而是過於泛濫。在這種情形之下,學生更需要培養的是較強的思辨能力和在各自學科之內的基本學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