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現代服務業或是經濟結構調整主要切入點

http://www.CRNTT.com   2010-06-19 09:11:43  


沈陽沈北新區現代服務業項目效果圖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訊/自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長期困擾經濟發展的結構不合理的深層次矛盾一直存在。從產業結構看,三次產業發展不協調、服務業嚴重滯後是主要的表現。
 
  按照世界銀行數據,近年來,中等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為53%,高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為72.5%,低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為46.1%。然而,2009年中國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42.6%。產業結構不合理,加大了就業壓力,制約著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和訊網刊登霍正紅文章表示,在全球發生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出口需求大幅下降,國內消費水平又一直低水平徘徊,中國長期以來的投資、出口、消費的“三架馬車” 增長模式面臨著挑戰,消費的牽引力有待提升,結構調整迫在眉睫。
 
  服務業繁榮被認為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反映,發達國家在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上各有獨到之處。發展現代服務業可以有效地調整結構,增加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擴大就業,提高消費能力和水平。
 
  文章分析,現代服務業按其服務對象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生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和公共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它是與製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是從製造業內部生產服務部門而獨立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它依附於製造業企業而存在,貫穿於企業生產的上中下游環節中,以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作為主要投入品,是二三產業加速融合的關鍵環節。 “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六種生產性服務業需要大力拓展,分別為:現代物流業、國際貿易業、信息服務業、金融保險業、現代會展業、中介服務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