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蓮舫:日本首位華裔大臣

http://www.CRNTT.com   2010-06-22 10:22:33  


菅直人(前排中)新內閣,当中白衣黑裙的蓮舫(前排左一)頗受關注。
  中評社北京6月22日訊/日本史無前例,國會出現一位“華裔”女國會議員,而且在短期內受委為內閣部長。對這位名為“蓮舫”的女部長,一般日本人固然也對她刮目相看,但並非在意她的特殊出身,而是在她的鋒芒畢露和口齒伶俐特殊表現上。但在華人世界則有更為強烈的反應,特別是認為她已替台灣“光宗耀祖”的大小傳媒,則把她吹捧成另一個“台灣之光”樣板,還給人產生一個錯覺:華人在日本開始受到了重視,甚至可以在政界揚眉吐氣了,這還真是“華人世紀”到來的最新例證。

  蓮舫,42歲,已婚,本名是“村田蓮舫”。1967年11月28日在東京出生,父親謝哲信祖籍台灣,母親是道地日本人齋藤惠子。她是典型的中日混血兒。1985年,蓮舫18歲那年入籍日本,1993年與日本人村田信之結婚,1995年夫婦倆前往中國北京大學漢語中心念中文,回國後參加民主黨,並於2004年7月首次當選參議員。雖是政壇“一年級生”,她卻在2010年受委為菅直人內閣的行政刷新大臣,就此平步青雲成了新的“內閣之花”。

民主黨“看板女郎”

  蓮舫重造型,言行、服飾,都給人獨出心裁、精明能幹的印象。由於她參加過選美,當過模特兒和電視台娛樂節目主持,大學畢業之後又當過朝日電視台的新聞主播,不僅語言能力強,言詞也犀利,使她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風頭人物。

  民主黨吸收她,一就是看中她的知名度;二她是一位成功的職業女性;三她婚後育有一對龍鳳胎,不僅慕煞一般婦女,還可以成為解決當前日本最棘手的少子與人口老化問題的新示範,有助於民主黨吸取婦女選票,因此把她塑造成為民主黨的“看板女郎”。

  民主黨掌握政權之後,一度謠傳她將成為鳩山內閣的“副大臣”,但一直空雷不雨,最後只讓她擔任行政刷新會議的“事業分檢”委員之一。所謂“行政刷新”,目的是削除不必要的國庫開支,從“開源節流”外的角度,為新政府尋求更多財源,以應付民主黨政府新增加的開支。

  一黨獨大的政治體制,保守勢力的長期政權,不僅塑造了“政、官、商”的鐵三角構造,還將“金權政治”發揮得淋漓盡致。民主黨所以新設“刷新會議”,一、是要打破傳統的官僚體制統治形態;二、要兌現民主黨的“政治領導”取代“行政(官僚)領導”的政綱;三、要杜絕日本官僚體制的最大弊端,即官僚退休後“下凡”法定機構或團體的陋習;四、要斷絕自民黨與官僚狼狽為奸的共生關係。民主黨上台後新設行政刷新會議,是要讓更多民主黨人國會議員能直接參與國政活動,而民主黨給蓮舫提供這個實習和表演的舞台,不僅讓她有機會一顯身手,還給她攀登政治巔峰製造了機會。

  蓮舫就充分利用公開的“事業分檢”會議,特別是在電視轉播活動時,她的鐵面無私,單刀直入,又詞鋒銳利的表現,確實為沉悶的日本政壇帶來新風,“政壇新星”的形象深深植入民心。蓮舫不僅熟悉電視宣傳手法,還通過精心設計的妝扮,如白色套裝加黑色外套,形成“黑白分明”的造型效應,她不僅成了民主黨的“內閣之花”,還迫使過去自民黨的所謂“美女刺客”全都靠邊站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