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最配當大學校長的人出局22年

http://www.CRNTT.com   2010-06-24 12:34:32  


 
  學生心中的大師

  武漢大學不愧是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仙山瓊樓繞上、玉樹碧湖盤下。胡適當年贊道:“校址之佳,計劃之大,風景之勝,均可謂全國學校所無。”至今,仍有學子自詡自己校園最美,而在參觀武漢大學後噤聲。

  武大有三寶:櫻花、老圖書館、劉道玉。沒錯,武大學子從來沒忘記過他們的老校長劉道玉,在櫻園咖啡廳,劉道玉的著作《一個大學校長的自白》被擺放在顯著位置。

  如果說1981—1988年主政武大是劉道玉人生的第一個高峰,此後22年間,他在創造性教育和高校研究上,留下100多萬字的著作,則是另一個高峰。

  “劉道玉”在武大學子心目中是個傳奇,每次演講,聽講者數以千計。有時校方不批最好的會堂給用,但學生們自有學生們的辦法,給看門的工人送煙遞酒,遂放行。

  劉道玉成為傳奇,奇就奇在他始終與學生一個立場,贊成學生自治、實踐唯才是舉。他在書中說:“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是學校的名片,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須以學生成才為出發點。”

  2008年3月22日,他關閉了講座。“鑒於身體、年齡,我不適合作大範圍的講座。”每次外出,老伴高偉都很擔心,劉道玉舉著手機說:“這就是老伴呼喚我的通話器。”

  當他最後一場公開演講完畢後,學生們熱烈的掌聲長達半小時。所有學生都不退場,他只得穿過人群,但未料到1000多人尾隨出來,他不停地說:“送君千裡,終有一別。我的講座門關了,但我的家門沒關,歡迎你們隨時家訪。”講到這個場景,劉道玉臉上的神色豪情萬丈,露出開心的笑容。

  一位聽完講座的學生在日記中說,得以近距離接觸老校長,來武大幾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老校長是我們心目中永遠的校長,直到今天,老校長翩翩的風度,敏銳的思維,遠瞻的眼光,和藹的態度,可敬的人格,武大歷史上無出其右者。”

  大學之魂是校長

  時至今日,劉道玉仍能脫口而出至少200位學生的名字,他一直想把他的優秀學生作為創造性教育的案例來進行跟蹤研究,這是他下一步的工作。他對教育的洞見,不避名賢,客觀公正,他評論孔子:“孔子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他也有很多先進的教育思想,但是他沒有形成完整的教育理論。”他評論蔡元培:“在中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沒有形成他自己的理論體系。”

  武大畢業的主持人竇文濤在一次采訪中說:“我想我們那時候要感謝校長劉道玉,開明。學分制,學生可以不上課,老師上課不點名,非常寬鬆。不愛讀書你就去實習,考試時再回來。”這種影響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現為南方都市報視覺總監的王景春回憶說:“我經常去湖北美術學院聽講座,跨校也能算學分。”

  作家野夫忘不了自己蒙冤在武漢坐牢的情形,老校長和同學李為去看他,監獄長得知是老校長來看學生時,將自己的辦公室騰出來,任其長談。劉道玉當年受聶華苓搞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的影響,率先搞起了作家班,與時任作協主席王蒙培養“學者化的大作家”的理念不謀而合。“野夫是作家班的學生,我很欣賞他的道德文章。”劉道玉談起得意門生來時,仍是滿臉動情。

  劉道玉稱:“大學之魂是創造。”他說:“我畢生研究創造教育,古往今來,人類的一切物質文明,無不是人類智慧創造出來的。”他將古往今來的人才觀歸結為五種:工具型、知識型、全面型、智能型和創造審美型。在上世紀80年代,作家金馬在自己所著的《生存智慧論》中引申和發揮了這一思想。

  最讓人感動的一幕是,當劉道玉每到一處講座時,都有當年的學生,拿著畢業證書恭恭敬敬地請他在校長一欄補簽上大名。顯然,官位與學位、權術與學術,在這種“待遇”上已有了分野。劉道玉,這位電影《女大學生宿舍》中大學校長“路石”的原型,“隱居”武大22年,但卻從未對中國教育置身事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