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後ECFA:民進黨尚未作亂國民黨即現分歧

http://www.CRNTT.com   2010-07-01 07:57:51  


在“立法院”以何種方式審議“ECFA”的問題上,馬英九與王金平不同調(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北京7月1日訊/兩岸簽署“ECFA”協議後,在“立法院”以何種方式審議“ECFA”的問題上,呈現了馬英九與“立法院長”王金平並不同調的狀況。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富權的評論文章“後ECFA:民進黨尚未作亂國民黨即現分歧”,就此提出看法,內容如下:
 
  兩岸簽署“ECFA”協議後,要在台灣地區得到順利落實,並非一帆風順。且不談以民進黨為首的綠營將會極力阻撓,就說是在藍軍內部,也未見得會同心一致。實際上,在“立法院”以何種方式審議“ECFA”的問題上,就呈現了馬英九與“立法院長”王金平並不同調的狀況。其中馬英九昨日中午在國民黨中常會上表示,“ECFA”與“CEPA”完全不一樣,可以視為涉外條約,因此在審議的時候必須全案表決,不能逐條審議甚至修正,否則以後就沒有其他國家願意與台灣談經濟協議了(按:應是指自由貿易區協定即“FTA”)。而王金平則堅持說,照“大法官會議”解釋,因為要迴避大陸與台灣是“國與國”關係,所以將“ECFA”解釋成“兩岸關係協議”,並非國際條約。因此,該如何審查,應召集朝野討論。 

  馬英九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擔心“ECFA”在送交“立法院”審議時,如按屬於“國內法”的一般法案和預算案那樣,需要經過“立委”逐條審查的程序,民進黨就可能會進行刁難,並大幅修改條文,把“ECFA”協議弄得面目全非,而且也趕不及生效日期,因而必須按照審議“條約”的程序,徑付二讀以“包裹式”表決即可。 

  馬英九的出發點是良好的。而馬英九宣稱“ECFA”不是“CEPA”,也是正確的。實際上,在海峽兩會協商的過程中,為了避免“ECFA”會被部份台灣民眾特別是民進黨支持者視為是將台灣“香港化”,因而將之稱為“ECFA”,而不是台灣方面最早設想的“CECA”,並在設計內容方面都與“CEPA”有所不同。尤其是“CEPA”的標題使用了“安排”二字,就帶有“位階主次”的涵義,而且在其第二條就明白宣示,“遵循‘一國兩制’的方針”;而“ECFA”則沒有這樣的表述,相反在其“序言”中明示“雙方同意,本著世界貿易組織(WTO)基本原則,考慮雙方的經濟條件,逐步減少或消除彼此間的貿易和投資障礙……”,用字很中性,表明這是一個“WTO”架構下兩個經濟實體的自由貿易協議,雙方處於平等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