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萬人迎毛主席像”因何出現

http://www.CRNTT.com   2010-07-01 10:14:38  


 
尊敬從何而來:官員百姓各有想法 

  尊敬、懷念的基礎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的觀念和行動,都是基於對自身的現實處境和對歷史的認知而產生的。

  尊敬、懷念想要有堅實的基礎,就必須是民眾建立在對自身處境和社會現實、以及對歷史的清醒認知上。

  官員百姓為何都敬毛

  九十年代中期以來,隨著社會分化加速,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的現象越益突出,出現了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所說的“權貴資本主義”的現象。國企工人下崗,毛時代城市人員的社會福利待遇大幅縮水,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民眾醫療和教育費用激增;三農問題嚴重;幹部腐敗現象久禁不絕等等,上述種種情況致使廣大中下層民眾普遍有公平缺失的心理感覺,故而“合法的”,順著主流叙述對毛的讚美,懷念起毛和毛時代,用崇毛來表達自己對現狀的批評…

  這里表達了民眾對社會不公的不滿,也包含了一種樸素判斷,就是現在時代不如毛時代好了。

  而官員們的情形則是複雜一些,因為毛主席既是厭惡官僚者,但也是這個官僚體制的創造者,是其合法性的來源,尤其是在底層民意聳動的時候,敬毛、拜毛能為官員求得心安,穩固自身的合法性。

  敬毛基礎:態度的轉變

  1979年後對毛的反思,為改革開放尋找到了合法性;而九十年代重新肯定和宣傳毛,則為了加強官僚體制的合法性。所以,主流叙述對毛和毛時代進行全面肯定性的宣傳。這種情況下,毛主席一些諸如打擊貪污腐敗,反對官僚主義,開展農村醫療工作,主張全面教育等之類的東西,被無限放大,被用來當做抨擊現實的依據,也因此使得毛主席獲得了更多的支持。而對於這股強大的底層民意,官員們也不敢等閑視之,一直將其視為自身政績的一個來源,因此,毛主席的優點也不斷的被美化。

三十年信仰變遷,此“信仰”已非彼“信仰” 

  “毛澤東時代”的信奉

  毛主席在民間的形象經歷了幾次階段性轉變,從文革前獨一無二的神,到80年代走下神壇,90年代又走上神壇,“紅太陽“唱遍全國,汽車司機都掛毛主席像以辟邪,這中間的輪回到底有啥差別呢?

  1:表征上的差別很容易看出來,遠沒那麼狂熱了,雖然還尊敬,還掛像,但很難出現因此徹夜難眠,激動若狂,歇斯底裡的狀況了。

  2:就是毛時代的信仰,是無條件的崇拜,是真信,信奉,可以為了毛主席做任何事情,很多人哪怕是自己已經餓的皮包骨,但只要能為主席或主席思想做出犧牲,那一定會赴湯蹈火,真是“純粹”的毫不顧惜自己,只為領袖和國家的“精神”。

  偉人信仰墮入凡間

  現在,一般老百姓,他們信仰毛澤東,無非是祈福祈健康,求財求運保子孫,求得大人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在滲透了其他現實欲求的信仰方式之中,其毛澤東信仰現象,可能就會包涵了對政治、權力、地位的欲求,包涵了對理想的期待或對時代的批評。 

  用最簡單的話表述,就是以前信仰毛主席是絕不能考慮自己,一心只考慮領袖和國家;而現在信仰偉人,則繞不開一己之私利,為個人的各種訴求而來。

  結語:人們還在懷念毛澤東,偉人信仰幾十年一個輪回,看似是時代的重複,其實時代是真的變了,不能回去了……(來源:騰訊“今日話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