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兩個貴族和他們的“英國病人”

http://www.CRNTT.com   2010-07-07 10:44:07  


 
一連串的“首次”

  很大程度上拜金融危機所賜,今年的英國大選創造了不列顛近現代政治史上一連串令人意想不到的 “首次”。這是自1974年以來英國首次未能產生多數黨的一次大選;這還是自1935年以來英國在和平時期首次由聯合政府執政;這也是擁有悠久歷史但已改頭換面的自由黨70多年來首次成為執政黨;同時,戴維.卡梅倫將以200年來英國最年輕首相的身份載入史册;另外,如果還有人願意提及失意者的話,他們將注意到,曾被BBC評為 “二戰以後影響力最大的內閣大臣”的戈登.布郎,其實是英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之一……

  對於卡梅倫和克萊格來說,他們面對的問題是:聯合執政能維持多久?

  要想樂觀的看待這個問題,似乎並不容易。一個政黨,通常就像一個人,在許多情況下,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它的確擁有很大的政策彈性,可以在許多事情上做出妥協。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和他的基本價值觀是很難輕易改變的。對政黨來說,所謂本性,就是它的意識形態——具體的政策可能每個時代都在變化調整,但對於“什麼樣的社會是理想社會以及如何建設理想社會”的看法卻基本上是恒定不變的。事實上,意識形態正是一個政黨的生命力所在。越是歷史悠久的黨派,其意識形態越穩固。因此,如同兩個根本趣味大相徑庭的人難以長久和睦共處一樣,意識形態差異巨大的政黨之間就算可以為了暫時的現實利益而締結聯盟,在基本理念上無法調和的矛盾卻沒有可能被長期掩蓋。否則,其中一個必定會被另一個所吞並。因為,在政治上無原則的折中,只會極大地削弱一個政黨的力量。

  儘管保守黨與自民黨組成的聯合政府注定會短命,但這並不意味著2010年大選開啟的這種多黨聯合執政模式不會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英國政治的家常便飯,甚至進一步成為英國政壇的主導。雖然沒有完全形成美國那樣純粹的兩黨制,但長期以來英國也已經習慣了兩大黨輪流坐莊的執政模式——百年前是托利與輝格之爭,而在過去將近一個世紀裡,政府則被工黨和保守黨兩大黨派包辦。因此,英國人可能會不太適應聯合政府,實際上也就是“弱政府”的形式。

  當然,聯合政府模式的確存在著政府的不穩定、弱勢和政策的長期性、延續性差等許多缺點,但聯合執政的“弱政府”決不是一無是處的。實際上,在與英國一水之隔的歐洲大陸聯合執政已屬常態。德國幾乎從來就是聯合執政的,政治卻相當穩定,若沒有這個基礎,德國要在戰後取得今時今日的經濟成就是不可能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