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進退兩難的民進黨

http://www.CRNTT.com   2010-07-12 09:56:40  


柯建銘說,ECFA有好有壞,只是希望替人民爭取最大利益。(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北京7月12日訊/“就以ECFA事件為例,民進黨既然要拉長戰綫,進行長期抗爭,但卻又是南、北有別,只在台灣南部地區大肆宣揚,做為年底選舉動員,爭取選票的議題,在北部都會地區則要低調處理,避免選民反感。宏觀來看,民進黨對ECFA的意見顯然不是原則性的反對,只是策略性的運用;微觀而言,民進黨懂得因地、因事制宜,也能理解,但這也說明民進黨擺明了就是要把台灣的前途、兩岸關系拿來做為自己政治鬥爭的工具。”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的蔡逸儒評論文章“進退兩難的民進黨”如是說,詳細內容如下:
 
  日前簽定的兩岸經濟協議架構對兩岸關系及馬英九政府都是一項重大成就。相關國家、國際組織及國際媒體對此多半抱持肯定態度。認為這可以強化兩岸緊密關系,降低緊張,是兩岸的政治勝利,馬英九執政兩年的高潮;判斷這可能有助於歐盟與東亞地區發展貿易與投資關系;美國主動歡迎兩岸增加互動與對話,有助帶來更大經濟機會、政治穩定,是前瞻、務實的作法;也有學者判斷台灣正在建構結合中國經濟,謀取全球和區域競爭的優勢,台灣可望成為各國登陸中國的跳板。

民進黨反對ECFA的理由

  反倒是民進黨對此一向採取批判態度,認為ECFA是一中市場,大陸讓利太多令人擔憂,台灣終將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地位港澳化,台灣走向終極統一架構,相信台灣將成亞洲盟友眼中釘,日本擔憂影響其在台海利益,台日關系將會變得更為敏感。有人指出,中共的戰略是買台灣比打台灣更便宜,如果中國能夠釋放美國、日本、歐盟與東協(亞細安)任一區域與台灣簽定FTA(自由貿易協定)這才算是有善意。民進黨不但要在立法院中繼續與國民黨纏鬥,而且還要在公投議題上採取街頭抗爭,並把戰綫拉長到年底的五都選舉。

  搞鬥爭通常就分文鬥、武鬥兩種。文鬥講道理,要看誰比誰有道理,站在正義的一方;武鬥就得憑實力,看誰的胳膊粗、棍子長,大家一翻兩瞪眼。不過台灣的民進黨則是不但不按牌理出牌,還軟硬不吃的無所不用其極。搞鬥爭民進黨確實是一把好手,但人品、操守、信譽則不在考慮之內。這個政黨凡事不講原則、不論是非,可以顛倒黑白、指鹿為馬,一切都從政治鬥爭的角度出發。文鬥、武鬥交互為用,專門給人戴帽子、打棍子、摻沙子,只要奪得政權就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