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局長日記:拆遷戶上訪按“敵對勢力辦”

http://www.CRNTT.com   2010-07-19 11:19:44  


廣泛流傳於長沙被拆遷的上訪者手中的日記。 攝影_魯晟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訊/“兩本日記,記錄了其主人—湖南長沙市開福區房產局前副局長7個多月的工作,‘拆遷’培訓班、‘按敵對勢力辦’等等,從中可以窺見拆遷部門為強拆而起的種種手段。被拆遷得不到合理補償的杜展球,在看過局長日記後,總算明白求助無門的症結所在。广州《南都周刊》日前登載紀實文章《房產局長日記:拆遷戶上訪按"敵對勢力辦"》,內容如下:

南都周刊記者_李繼鋒 實習生 李蔓倩 長沙報道

神秘“日記”

  杜展球為了討回應得的拆遷補償,已經整整奔波了5年。

  直到有一天,她有機會讀了長沙市開福區房產局前副局長曾新亮7個多月的工作日記後,才算真正明白過來,這麼多和她一樣的被拆遷戶求助無門的症結所在。

  2010年7月7日,頂著36攝氏度的太陽,這個52歲的倔強女子,向《南都周刊》記者展示了自己保存已久的“局長日記”。打開日記,她說:“如果你沒有親眼看到日記,絕對不會相信,一個副區長會在大會上稱,對待上京上訪人員,‘請公安按敵對勢力辦’。”

  “敵對勢力”這個說法,讓杜展球的人生充滿了折騰。

  1995年前,杜展球一家在長沙市最繁華的芙蓉區袁家嶺地段,有著一幢一百餘平方米的商住兩用二層小樓,為了配合政府建設而拆遷。1996年,他們帶上拆遷賠償款與長沙市房產局天心區分局白沙房管所,簽訂了開福區蔡鍔路司馬橋4號直管公房的轉讓協議。沒料到,這樁房屋買賣從此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

  按照1986年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頒布的《關於城鎮公房補貼出售試點問題的通知》,杜展球一家合法購得了這處56.73平方米的房子。此處房子為老房,沒有排水設施,杜家裝修了室內,花錢疏通了下水道,希冀過上安穩的小日子。

  然而,平靜的日子還不到5年,第二次拆遷驟然而至。2001年10月,司馬橋4號房屋由開福區房產局實施拆遷,杜家再次面臨搬遷。但令她詫異的是,這一次,開福區房產局不承認杜展球當初的買賣協議,稱當初她付的含購房款以及手續費的37500元,只是付的房租。

  杜展球的家被臨時安置在汽車西站附近廣廈新苑二樓一個安置房裡,她拒絕在拆遷賠償上簽字,帶著當年的購房款發票等一包證據,開始了漫漫5年的維權路。

  2003年,杜展球因為越級上訪,被勞教3個月;次年5月,杜索性滯留北京上訪,直到2006年初,她才悄悄回到長沙繼續維權。現在,每周一到周五,她都會早出晚歸,乘公交車去長沙市房產局或者開福區房產局上訪。

  “也就是在2006年,在開福區房產局上訪的過程中,有人偷偷送我兩本曾新亮副局長關於拆遷的工作日記,大家都爭著複印,爭相傳閱,但看後心都寒了。”杜展球逐頁翻著兩本字跡潦草的日記,不斷地向記者糾正錯別字,介紹裡面涉及的官員和拆遷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