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克格勃變遷史

http://www.CRNTT.com   2010-07-20 10:43:14  


 
  SVR曾表示,蘇聯解體後它的任務有根本性的改變,且已停止冷戰時期的“全球化”策略——在全球每一個有西方密勤人員的地點派駐特工,目前它只在攸關俄羅斯實質而非想象利益的地區活動,其現任局長弗拉德科夫及其前任普裡馬科夫都曾出任過俄聯邦政府總理一職。
 
  著有五本冷戰情報機構著作的列奧尼德介紹說,俄羅斯情報機構在上世紀90年代初陷入了混亂,當時,特工大量流失,海外資產也大批失蹤。但在接下來的10年裡,這些人員重新集結,他們建起的網絡重新恢復到蘇聯解體時的規模。
 
  美國逮捕11名俄羅斯間諜事件發生後,全世界都大為震驚,同時也開始重新審視現代的克格勃——SVR,就連前克格勃將軍卡路金也深感震驚:“這是對過去時代的一種回歸,但即便是在冷戰最糟糕的年份,我認為在美國的探子也不超過10人。”在很多人看來,美國一下子抓到11名俄間諜,要麼是因為俄對外情報局早已不如克格勃那麼專業化,要麼是因為FBI的技術更加老道。
 
  不過,SVR和聯邦安全局對此全無興趣。每個人都發現,俄羅斯政府上下始終對此次間諜事件並不感冒。顯然,他們現在的著眼點並不在這些特工身上,除了遍布世界主要各國的、像安娜•查普曼一樣的探子之外,他們還打算再次把目光對准國內,重走克格勃成立之初的老路。
 
  2010年4月,一份提案引起軒然大波。提案由普京領導的俄政府提交,內容是擴大俄安全局權限。如果提案得到通過,俄特工今後將可以不通過法庭,直接把被他們懷疑威脅國家安全的人拘留。
 
  當初,捷爾任斯基成立“契卡”並告誡它“將反革命分子交給法庭處理”。但是,斯大林的“契卡”沒有遵守這一切,否則就不會有那封《致未來一代黨的領導人》的信件。難道歷史要重演?
 
  普京上台後面臨的局面與當年列寧的處境如此相像,政權的威信亟待建立。通過“強力集團”的建立,垂直執政體系的成型,普京牢牢地抓住了俄羅斯的權柄。在這一過程中,聯邦安全局和對外情報局亦功不可沒。但是這一切都沒有逸出戈爾巴喬夫自由化改革所創立的制度框架,安全局和對外情報局亦沒有逸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那個框架。儘管出現了政權黨,但俄羅斯堅持著多黨制,堅持著總統和議會的普選,而安全局和對外情報局也一直沒有被賦予隨意逮捕的權力。
 
  那麼這一次,克格勃的繼承者——對外情報局和聯邦安全局,會逸出這一框架嗎?至少到目前,擴權提案仍未被通過,人們仍在對提案進行集中的討論甚至批判,俄羅斯情報機構的未來就在這一次次的討論和批判中被頻頻審視。(特約記者:方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