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陳芳明:民進黨囘原點 還是需要陳水扁

http://www.CRNTT.com   2010-07-22 10:50:57  


民進黨還要跟隨阿扁的動作起舞嗎?
  中評社台北7月22日訊/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今天在《聯合報》登出文章“他們還是需要陳水扁”。作者認為:“真正的改革是需要洗心革面、脫胎換骨。蔡英文時代確實已經到來,她擔負起的黨是沒有陳水扁的黨。然而,派系不死,鬥爭不止。經過兩年的內部改組與外部選戰,民進黨還是回到原點,人人都需要陳水扁。”文章內容如下:

  完成權力改組的民進黨,正式迎接蔡英文時代的到來。在中常委的行列裡,扁系人馬確證已是完全剔除,但是陳水扁幽靈是否會不斷復返,猶然未卜。貪腐事件發生兩年來,黨中央從未對此重大傷害發表過任何譴責聲明,也從未對黨內釀造貪腐的因素做過整頓。蔡英文接班後,唯一的做法,便是透過不斷選舉與不斷改組,逐漸把陳水扁勢力淘汰更替。如此柔性手段,自然寓有對陳水扁人情的回應;但更重要的是,黨內陳水扁勢力仍然餘燼猶存。任何切割,都有可能帶來傷害。

  陳水扁的崛起,依賴的是他的賭徒性格,敢於發言,敢於承諾。在為民進黨開疆闢土之餘,他不忘在黨內培養人頭黨員與派系勢力。憑藉這種私人的經營,陳水扁與他的派系幾乎壟斷黨內權力長達十年之久。由於勢不可擋,很少有人具有對等勢力向他挑戰。正是厚植了龐大的擋土牆,陳水扁的輕言寡諾與胡作非為都得到庇護。怎樣的權力結構,造成怎樣腐化墮落。

  這次民進黨權力改組的方式,與陳水扁時代完全沒有兩樣,還是需要人頭黨員,需要派系謀略,需要換票聯盟。這種露骨的權力交易,赤裸裸顯示一個龐大的人格市場。整個演出模式,二十餘年來完全沒有改變。正是受到這種戲碼的限制,黨中央就不可能公開譴責陳水扁。陳水扁時代的遊戲規則,至今還在黨內沿用。這種戲法創造了一個陳水扁,如何能保證不會創造第二個陳水扁?

  經過選舉與改組的淘洗,陳水扁勢力確實被排除在權力結構之外,但是扁式思維與扁式人格仍然殘留在黨內。沒有陳水扁的民進黨,在未來五都選舉能夠打出新的風格嗎?到今天答案還是不確定。

  黨中央的選戰主軸,到今天還停留在對ECFA的抨擊。把ECFA汙名化、妖魔化,使選民產生危機感,從而在信心動搖的選民中爭取選票。這種打法,也是不脫陳水扁的選舉策略。只要把對手打成“賣台”、“香港腳”、“統派思維”,就可證明陳水扁的人格是何等神聖、何等崇高。具體言之,“愛台灣”的幽靈還是會不斷回來,只是新主角取代陳水扁而已。

  民進黨的最初估計,高雄、台南二都的選情原是最穩,如今卻證明是充滿變數。究其原因,地方派系的傾軋已使高雄陳菊、台南賴清德陷入危機。必須卸任的縣市長,對於權力仍然眷戀不已,完全不遵守黨內民主機制。在危機感驅使之下,賴清德還特地遠赴看守所探望陳水扁,陳菊還公開表示要為陳致中站台。他們的表態,證明陳水扁在南台灣還擁有一定的影響力。政績那麼好的陳菊,聲望那麼好的賴清德,終於還是回到陳水扁的陰影之下。

  真正的改革是需要洗心革面、脫胎換骨。蔡英文時代確實已經到來,她擔負起的黨是沒有陳水扁的黨。然而,派系不死,鬥爭不止。經過兩年的內部改組與外部選戰,民進黨還是回到原點,人人都需要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