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經濟運行比預期要好

http://www.CRNTT.com   2010-07-28 08:09:33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訊/中國上半年各項經濟數據表明,本來比較擔心的經濟是否面臨二次探底、物價上漲壓力是否持續走高、歐洲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是否持續惡化等問題,沒有預想那樣嚴重,目前國際國內經濟生活中儘管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但總體情況比預期要好。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丁茂戰文章如是說。

  文章稱,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72840億元,同比增速11.1%,第二季度增長速度10.3%,比第一季度回落了1.6個百分點,比預期要低。經濟增長速度不是越高越好,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表明,增長速度超過12%基本屬於經濟過熱,把速度適當壓下來,可以減輕投資和信貸壓力,並且還可以騰出手來,在深化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上有更多作為,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同時,另一重要宏觀指標物價水平也好於預期,原來比較擔心的物價上漲壓力不但沒有持續積累,而且得到一定程度釋放。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自今年2月以來持續走高,而6月份沒有延續漲勢,回落到了2.9%,上半年通貨膨脹率只有2.6%。這減輕了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使物價對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大為減小,使我們宏觀調控更有主動權。

  宏觀經濟運行好於預期,驗證國內經濟確已回到正常發展軌道。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114187億元,同比增長25%,而2009年、今年第一季度增長率分別為30.1%、25.6%。2003到2009年的7個年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增長率超過25%的有5個。上半年數據表明,投資增長已經基本回歸常態,這是重要的積極信號。與此同時,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2669億元,增長速率達到18.2%,6月當月達到12360億元,同比增長24.33%,增長情況不但是近一兩年少有的,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少有的。投資和消費失衡狀況雖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但沒有出現繼續變壞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