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德統一20年:東德地區轉型一瞥

http://www.CRNTT.com   2010-07-31 09:23:47  


 
  從數字上看,德國東西部的差距仍然顯而易見:東部的經濟產出效率只是西部的71%,私營經濟的效率差更大,連帶同樣在國防軍服役的東部地區士兵也只得拿相當於西部士兵的70%工資;儘管各式各樣的新能源、新技術企業安家東部,但今年以來經濟復甦的展望卻顯示東部地區的經濟活力仍然不足,預期增長率1.1%,低於西部地區的1.5%;而自柏林牆倒塌以來,德東地區人口下降了200萬,並且這一趨勢仍在繼續……

  所以,儘管東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有了巨大改善,到處是嶄新的車站、鐵路網、寬闊的步行街、設備齊全資金充裕的大學,甚至好於不少西部城市,但是人口的外流、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創新經濟的缺乏、對福利政策的高度依賴等等,卻讓東部城市陷入普遍的衰落。不少小城還被迫出台了“集中居住”政策,與不少中國農村地區正在開展的集中居住、騰地開發不同:德東因為人口減少太快,一些小城不堪衛生、交通等市政負擔,不得不採取措施,鼓勵居民們集中居住到城區,以降低市政成本。因為城市用水量減少,市政還被迫加大水壓,希望衝走水管網路中的銹垢。在德國東部地區的醫院和學校,隨處可見空蕩的病房和教室,病人、學生和兒童都在減少。比如一個叫Stendal的城市,過去15年人口減少了1萬,現在只有3.5萬人口,而預期2020年還將減少5千人,剩下的主要是老人。

  在不少鄉村地區,甚至出現了狼群。波蘭的野狼越過邊境,重新占領了人口稀少的德東鄉村,一個堪與中世紀後期相比的荒涼與廢墟之美似乎在德東地區重現。而這一切,基礎設施投入、各種新技術和新能源產業投入,都難以在短時間內奏效,吸引人口流入。事實上,除了德累斯頓的汽車製造尚存生機,位居德國前一百位的大企業和前100位的服務業企業,沒有一家企業的總部是設在德東地區。連來自土耳其和南歐的新移民也更願意待在西部城市,那里有更多就業機會,也更少對新移民的排外主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