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天量“空賬”倒逼養老金增值

http://www.CRNTT.com   2010-08-09 08:00:02  


  中評社北京8月9日訊/中國養老金個人賬戶“空賬”規模約1.3萬億元,這一天量數字引發人們對養老金未來支付能力的擔憂。中國證券報發表記者丁冰述評文章表示,巨額“空賬”是中國養老制度轉型成本未能及時化解所致,儘管目前支付風險不大,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支付壓力會愈加沉重。當前必須抓緊做實賬戶,並盡快出台養老金的投資運營和監管辦法,實現對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化解空賬風險。

  文章稱,當前出現的巨額“空賬”是中國養老制度改革產生的“歷史欠賬”所致。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進行了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養老保險由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部分組成,社會統籌由單位負擔繳費,目前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20%,個人賬戶則由職工個人繳費,繳費比例為個人工資的8%。在該制度確立前的職工養老金如何解決就是這項改革的制度成本。

  由於一直沒有明確如何支付轉軌成本,在實際發放中,在職職工繳納的社會統籌基金遠遠無法支撐當前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支付,因此造成了在職職工個人賬戶上所積累的資金被大量挪用,給退休職工發放工資,個人賬戶“空賬”運轉現象嚴重。由於老齡化不斷增加及養老水平的不斷提高,“空賬”也越來越大。

  據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的統計,2008年底,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2.79%,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7%,2050年將超過30%。有專家預計,如果不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在未來30年時間里,中國城市養老金“空賬”規模將達到6萬億元。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