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http://www.CRNTT.com   2010-08-18 13:30:19  


 
與尊長相處之道

  儘管《弟子規》中關於“路遇長”的一些具體要求,今天看來已經過時,但是,蘊含在其中的尊敬長輩的美德,卻早已根植在了中國人的血脈中,深深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活。

  《弟子規》講,“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按照《弟子規》的要求,一個小輩在路上迎面碰見一個長輩應該怎麼做?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就是“Hello”,跟長輩打招呼。這個不行,小輩先不能說話,要小步疾行,迎向長輩。你不能看見長輩還晃悠晃悠地走:老爺子,你好。這不行,得小步,略彎著腰,比較快地來到長輩面前行禮,顯示一種恭敬。

  假如長輩沒有跟你說話的意思,比如有些老人家比較威嚴,或者老人家也有自己的心事,那麼按照《弟子規》的規矩,你不能上去一把拉住老人家:老爺爺您好您好,咱們倆聊聊,昨天晚上我看了一個動畫片,我打了一個遊戲。這都不行,而是要退避路旁,恭恭敬敬地站著,垂手而立,要恭候,讓開道。因為長輩既然無意跟你說話,你得讓長輩往前走,你要退避在路邊。假如小輩出門的時候遇見長輩,小輩正好騎著馬,或者乘著馬車,那麼小輩一定要趕緊下來跟長輩打招呼,絕對不能騎在馬上跟長輩打招呼,這是非常不禮貌的。你要等長輩先走,你不能扭頭就走,必須等長輩過去百餘步,你才能重新上馬或者上馬車。

  這些禮節在古代是必須的,但在今天,當然沒有辦法完全遵照。因為時過境遷,今非昔比,如果你坐公交車、地鐵,當然不可能因為你遇見了你的外公,公交車就給你停下來讓你打招呼,這個是沒有道理的,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自己開車,交通規則也不允許你路上看見一個長輩就靠邊停下說爺爺好奶奶好的,因為你會妨礙交通。所以說,你如果完全按照《弟子規》做的話,基本上就是等罰單,沒有別的可能了。

  然而,這並不是說《弟子規》上的要求完全過時、作廢了,那絕對不是。

  講到這裡的時候,我想起我讀大學時的一件事。那是二十五年前,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不久,當時我們這些北大的學生很少有人聽說過《弟子規》。然而,這樣的風氣依然在大學校園裡隨處可見。季羨林先生散步是有講究的,也是非常守禮的。因為散步是很悠閑的,你會影響別人,所以季先生從來不在大路上散步。有一次,我陪著老先生散步,走著走著我突然覺得後腦勺好像有兩只眼睛一樣,覺得有點怪,回頭一看後面排起了一條長龍,全部是推著自行車的人。發生了什麼事呢?因為北大有很多學生上課離教室相距很遠,所以他們都是騎著自行車從這個教室趕到那個教室的,為了抄近路,他們也繞到了這條平常不走的路上。但是,北大同學都知道前面是季先生,老人家一身布衣,一頭銀發,背著手在那兒散步。所有的學生都下車,安靜地排著隊跟著季先生走,絕對沒有一個人按鈴。二十多年前的校園裡還有這樣好的風氣,這難道不是符合《弟子規》要求的嗎?

  儘管《弟子規》中關於“路遇長”的一些具體要求,今天看來已經過時,但是,蘊含在其中的尊敬長輩的美德,卻早已根植在了中國人的血脈中,深深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活。那麼,今天如果在路上遇見了尊長,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做到既合乎具體情況,又不失禮節呢?

  《弟子規》中有些話在今天不再合適,那麼,如果我們今天在路上遇見了尊長,應該懂哪些規矩,守哪些禮節呢?我想,根據《弟子規》要求的傳統規矩,再結合今天現代社會的特點,我們或許可以這麼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