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究竟是哪些因素妨礙房地產調控

http://www.CRNTT.com   2010-09-30 09:29:41  


  中評社北京9月30日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已經過去5個多月。儘管期間樓市出現交易量的萎縮,但總體價格並沒有下跌,相反,8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9.3%,其中普通住宅銷售價格上漲12.5%,高檔住宅銷售價格上漲15.1%,部分城市的房價連創新高。事實表明,年初以來出台的一系列調控政策,並沒有扭轉樓市價格上漲的預期。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尹中立文章表示,為什麼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沒有起到預期效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市場與政府博弈的歷史結果是房價總會創新高。中國房地產調控可以追溯到2005年,當年的第二季度政府出台了數項措施阻止房地產投機行為,如購買住宅未滿5年轉讓需要繳納5%的營業稅等。在隨後的6個月時間里,無論房地產的交易量還是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上海的房價下跌了約15%左右。然而,從2005年10月份開始,房價出現新一輪的上漲,招致了2006年第二季度的第二次房地產調控,但此次政策出台之後,其效果只持續了1月左右的時間,隨後樓價繼續上漲,政府通過政策對樓市調控的效果越來越差。

  2007年,為了給炙熱的樓市降溫,政府有針對性地出台抑制房地產投機的政策,從金融政策與稅收政策上控制購買多套住宅的行為。從2007年底至2008年底,樓市出現明顯降溫,但就在2008年底,政府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不得不再次刺激樓市,以至於樓市在2009年再創新高。

  總結幾年來與政府政策博弈的經驗,市場至少有兩點共識:樓價下跌是暫時的,上漲是大趨勢;政府為了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不會讓房地產出現深度調整。正因為如此,房地產調控的效果必然越來越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