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空氣殺手:中國全球第一

http://www.CRNTT.com   2010-10-06 09:28:56  


 
  心臟病、動脈硬化:PM2.5顆粒極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PM2.5濃度越高,灰霾天氣越多,發病率就越高,也降低患者的抵抗力。據美國心臟協會估計,僅在美國,被PM2.5顆粒污染的空氣就導致每年約60,000人死亡。

  肺部硬化、肺癌殺手:它們中有50%會沉積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在南京,直徑在0.1到2.5微米的細顆粒濃度,在1立方厘米就超過3000個,最大的可接近1立方厘米30000個,是空氣中顆粒物的“主流”。在這些可入肺的粒子中,包含著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多環芳烴等化合物,就是一種致癌物質,是造就肺癌的頭號殺手。

  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粒徑小於0.1微米的顆粒,稱為“超細微粒”或“納米顆粒物”。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專家們經研究發現,在南京,直徑在0.01到0.1微米的超細微粒的濃度是顯著增加了。這就意味著,南京空氣中飄浮的大部分顆粒是可以留在肺部的,進入血液。這也是折磨哮喘和老慢支反覆發作的重要原因。

  而要對付這個致命殺手,卻有致命症結——殺手難辨:Pope教授談道:“哪些類型的粒子對人體最為有害,關於這個問題人們仍在爭論不休,我們暫時還不明了,最具危害性的,到底是硫酸鹽,硝酸鹽,還是細微粉塵顆粒。”新的混合粒子:現有的最大症結是:PM2.5中各種顆粒混雜,而且經常還產生新的混合粒子,衛星儀器和地面監測儀器很難去辨別解析出其中的單個粒子。

  ※在中國,這個“殺手”越來越厲害,似乎已不可根治 

  “殺手”越來越肆虐

  儘管沒有關於PM2.5的具體統計數據,但各種信息卻充分表明,大陸地區無論東西南北,此殺手已經日益肆虐:超細顆粒,南京十年裡增加了五倍;長三角地區大氣氣溶膠濃度逐年增加;廣州灰霾天氣日益增多,已經極度不適合人類居住;東南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蘇、汕尾、深圳、香港不能幸免,中西部地區的內陸城市如蘭州、西安和其他一些大城市,受空氣中超細污染顆粒困擾,灰霾天氣逐年增多。
 
  治理現狀一:PM2.5空氣污染監測一片空白PM2.5的標準,是由美國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為了更有效地監測隨著工業化日益發達而出現的、在舊標準中被忽略的對人體有害的細小顆粒物。目前在美國等地,已經建立起了關於細顆粒物的日常監測和公眾通報制度。但在國內,對它的監測基本還是一片空白,其主要原因是我國至今仍未有法規要求相關部門必須公布相關監測數據。除了缺乏政府引導和扶持,相對複雜的監測要求,也讓許多地區裹足不前。“要讓這個危害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現形,乃至最終改善我國的大氣狀況,國家必須盡快建立起一個有效的細顆粒物監測標準和監測體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