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德國統一20年:政治家要面對公眾

http://www.CRNTT.com   2010-10-16 09:52:31  


 
  這就是政治家的擔當:不僅需要勇氣、抉擇和責任感,更需要在適當的時候直接與人民交流,解釋自己的想法,聆聽現場的反應。科爾的歷史貢獻也在與於此,不僅僅是他與戈爾巴喬夫、布什等政治家們的密室談判,更無關他如何利用政治舞台的演技能力,而是他在關鍵的時候向東、西德人民展示了民主的魅力,在這樣一個公共空間,向公眾表明了統一的困難、機遇、未來民主的願景。

  在歐洲的民主進程中,科爾的這種說服性的公開演講也被稱為審議民主,貫穿於政治的方方面面,從最高層級決策到地方事務,大眾、媒體、NGO等公民社會團體都可能參與討論和審議任何一項政治議題,任何一位政客也都有義務在議會、辦公室之外的公共空間接受並且參與與反對派、與公眾的討論,然後,所達成的公意過濾了政策、加強了法律的合法性。這樣的民主、這樣的統一德國便堅定地崛起了,重新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大國。

  可見,在大國的和平崛起、讓世界接受之前,承擔民族崛起使命的政治家們首先必須面對公眾、讓公眾接受,不僅接受政治家本人,更需通過公眾的在場來審議政治家的任何主張,比如政改的建議。否則,僅靠用不改革便死路一條的威脅話語做隔空喊話的表演,只能讓公眾陷入混亂、失去理性,更何況即使這樣的喊話也常常被羞於見人、慣於隱藏密室的官僚們删改、過濾,再宏大的改革計劃也最終被阻隔在重重官緯幕帳之後,政治家們再有抱負也徒嘆奈何。

  作者:吳強 來源:長城網 2010年10月15日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