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國足壇打黑:在高潮中收官

http://www.CRNTT.com   2010-10-22 13:29:15  


 
  然而, “龍王”最後還是成了貪官。於連.索萊爾曾經這樣告誡自己:“人間地獄就在這里了,只要我走進去,我就不能脫離它了!”謝亞龍為何不能牢記在心呢?

  當年,被譽為農民兄弟貼心人的鳳陽縣小崗村書記沈浩,在離開省城到小崗村掛職時,10歲的女兒寫給他的臨別贈言和謝天競如出一轍——“爸爸我愛你,你別做貪官。”同樣有著親情的警醒,謝亞龍為何走上了與沈浩截然相反的一條絕路,何以在足協呆了幾年,就犯事了?與其說是那些地方沒油水可撈,還不如說中國足球反腐防腐的制度建設形同虛設,以至大官大貪、小官小貪,不貪白不貪。醬缸文化下,誰能獨善其身?《新民周刊》當年曾經刊登過一篇《謝亞龍,不倒翁》的報道,揭示過這種醬缸文化,不過現在不倒翁卻還是倒了。以前比較了解謝亞龍的一位老朋友向記者透露:“表面看,謝亞龍還算一個隨和的人,但實際和他接觸時,卻發現他是一個骨子里個性很強的人。一個挺自負的人,對自己很有信心,聽不得不同意見。”歸根到底,錯就錯在“龍王”的自負,導致他成為體制的犧牲品。

不露聲色的“狠角色”

  追尋謝亞龍的生活、從政軌跡,記者發現,他的確與於連.索萊爾如出一轍。

  於連出身低微,父親是農民木匠,他的出身被人歧視,因此發誓要出人頭地。在他那個年代,西朗神父和拿破侖的老外科軍醫從相反的兩方面為他指引了兩條道路:參軍或當神父。拿破侖的騎兵遠征意大利的雄姿“使他發狂”“熱血沸騰”,拿破侖的垮台又使他憑借才幹做將軍的美夢破滅。與此同時教會顯示了它強大的勢力,於是他急急忙忙念拉丁文,做起穿道袍升紅衣主教的美夢。 他懷著要出人頭地改變命運、不斷往上爬的強烈願望,在不懈的向往和奮鬥中養成了孤傲、內向、自尊、圓滑的複雜性格,也正是由這種性格和社會的影響讓他走上人生的不歸路……

  作為伍紹祖秘書,那時剛滿40歲的謝亞龍曾經風光無限,那個時候他已經先後擔任了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副司級)、國家體委群體司司長(正司級)。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伍紹祖被免職時,很多人認為謝亞龍將在體育系統內銷聲匿跡,被打入“冷宮”了,然而懷著不斷進取的夢想,“龍王”在中國體壇的官場又一次崛起……

  在伍紹祖離開之時,“龍王”如願來到國家田徑管理中心擔任主任,而且甫一上任就為自己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那時,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積極配合興奮劑檢測中心嚴查嚴辦興奮劑事件。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悉尼奧運會前嚴查了一批以身試法的運動員。當時,在奧運開賽前一個月的飛行檢測中,中國田徑隊的尿檢結果讓體育總局的領導們觸目驚心,其中“馬家軍”隊伍中有2人尿檢呈陽性、4人血檢超標,總共才7人的參賽人員居然有6人被證實使用了興奮劑或者有強烈的使用興奮劑嫌疑。在當時申奧的大背景下,如果出現大面積服用興奮劑的事件,對中國體育的形象絕對是一個大污點。所以,儘管當時地方高層領導與體育總局進行了“協商”,最終這些有嫌疑的運動員還是全部被排除在名單之外,從而使中國田徑隊的參賽人數從最初確定的38人減到26人。應該說,這一事件讓謝亞龍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反興奮劑的鬥士。“馬家軍”事件過後,謝亞龍說出了這樣的豪言壯語:“不杜絕田徑界的興奮劑問題,我就下台,寧願去北京前門賣大碗茶。”

  2002年,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謝亞龍怎麼也想不明白,工作做得挺好的他突然被“下放”到大西北去掛職鍛煉了。

  在事業的低潮期,“龍王”不僅沒有消沉,而且把工作做得更好。作為主管宣傳、文化和體育的副書記,謝亞龍結合自身工作的實際,提出了“綠色文化”的口號,要求各縣根據自身實際,推出“一縣一品”:在漢濱區搞“龍舟文化”、在漢陽縣搞“三沈文化”、在石泉縣搞“鬼穀子文化”、在平陽縣搞“女媧文化”、在紫陽縣搞“民歌文化”…… 這樣一系列的動作,讓謝亞龍在地方上贏得了好名聲。

  親民,那是安康許多與謝亞龍接觸過的人對他的印象。實際上,安康那兩年,也是謝亞龍真正有機會與農民零距離接觸的時期。

  那時安康市寧陝縣湯坪鎮湯坪村村長邵勇波小心翼翼地保存著一張名片,普通的紙張印著普通的字體——“謝亞龍 安康市委副書記”。這是他見過的最大的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