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英國大裁軍:“日不落”帝國的最後葬禮

http://www.CRNTT.com   2010-10-26 10:42:31  


英國首相卡梅倫19日發布戰略防務與安全評估報告,宣布今後4年將國防預算削減8%,但強調對駐阿富汗英軍的支持不會削弱。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訊/“英國走下了世界霸權的寶座,但帝國的輝煌夢想與回響並未瞬間消失,而是延續了近65年,雖然所獲甚微,但英國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從這個大歷史的背景來看,卡梅倫政府此次的大裁軍和新國防戰略正是那個早已壽終正寢的‘日不落’帝國的最後葬禮,只是這一葬禮被推遲得太久了。”南方網今日登出國際戰略學者趙楚的評論文章“英國大裁軍:‘日不落’帝國的最後葬禮”,其內容如下:

  2010年10月19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內閣公布一份名為《戰略防務與安全評估》的國防政策文件,這是自1998年以來英國政府的第二份國防政策綱領性文件,涉及英國海陸空三軍及核力量的未來軍備計劃,但引起世人矚目的卻是這份文件的整個基調:裁軍,而且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裁軍行動。

  根據這份文件,未來5年英軍各軍兵種都將出現大幅度的人員和裝備削減。除特種部隊予以加強和經費支持外,皇家陸軍將削減35%的火炮和40%的坦克,裁撤相當於一個旅的7000名陸軍士兵。海軍將主戰艦艇從24艘裁減到19艘,人員裁減5000人,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國惟一的一艘現役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將退役,而在建的兩艘現代化中型航母將不配備艦載機,並在建成後出售。皇家空軍也將裁減5000人,關閉若干基地,保留與美國聯合研製的下一代戰機F-35“猛禽”戰機和歐洲戰鬥機“台風”,在無數美國電影中露面的大名鼎鼎的“鷂”式戰機也將退出現役。此外,還將裁減2.5萬名文職人員,與國防承包商根據新計劃簽訂和安排裝備合同,據有媒體估計說,此舉可能牽涉最多70萬工作崗位。簡而言之,人們所熟悉的英國武裝力量將成為歷史。

  英國政府推出此次大裁軍的時機可謂恰到好處。英國因為金融危機的衝擊而陷入財政困境,此前,卡梅倫政府已經推出了削減政府開支20%的總目標,而英國舉國上下對此舉措的反應基本是正面的,並無強烈反對的呼聲。但是,深入考察此次裁軍大政背後的歷史線索,我們不難發現,除應對危機的需求以外,實際上還有更深層次的思想、民情和歷史的根源。

  冷戰期間以及冷戰後的歷屆英國政府,雖然國內政見各異,但在國防戰略與政策上一直保持著驚人的一致:維護與美國的跨大西洋特殊夥伴關係,追隨美國的國際軍事戰略,意圖以此保持英國與歐洲打交道的本錢,進而維持英國作為世界大國的相對地位。這一政策思維更遠的淵源可以追溯至二戰後丘吉爾對英國戰後國際地位的思考,這種思考,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英國雖然失去了作為世界頭等霸權的地位,但仍不能甘於做一個普通的歐洲國家。這種新傳統思維在漫長的冷戰歲月裡推動英國的國際軍事政策,也在實際上以特殊的方式使英國游離於歐洲大陸的一體化進程的邊緣,從而也使其精英階級保持了一種虛幻的准超級大國的自我意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