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兩個貴族和他們的“英國病人”

http://www.CRNTT.com   2010-07-07 10:44:07  


卡梅倫和克萊格:英國正副首相容貌相似被笑稱為孿生
  中評社北京7月7日訊/“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化國家,如果說希臘是人類民主的祖母的話,英國就是人類民主的母親。曾經的英國是現代世界的主要締造者之一,現在卻變成了‘病人’:英國今年大選後出現的政治窘境和不確定性,折射出當今的西方政治在理論層面的真空。”此間《經濟觀察報》日前登載陳季冰的文章“兩個貴族和他們的‘英國病人’”,內容如下:

相像的對手

  對於關心西方政治、尤其是對英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來說,戴維.卡梅倫 (DavidCameron)和尼克.克萊格(NickClegg)能夠組成聯合政府,實在是一件難以置信的事情。

  回首不列顛王國的輝煌,我們會發現保守黨的前身是充滿保皇和貴族氣息的托利黨(Tory),這個名稱直到19世紀30年代才開始被現在的名字(Conservative,即保守)所替代;而只有10多年歷史的自民黨是自由黨與民主黨合併而成,其中自由黨的前身便是推行自由主義式社會改革的輝格黨(Whig)。20世紀初,在工黨崛起之前,托利與輝格兩黨針鋒相對的政治局面,主導英國政壇達幾個世紀之久。

  因此,卡梅倫和克萊格兩位正副首相,雖然年齡相仿——同歲、背景相似——一位是英國貴族,一位有俄國貴族血統,甚至連外貌都有些相像,但其實他們各自領銜的政黨無論在意識形態、現實政策,還是選民構成等所有方面,幾乎都有著天壤之別。就像許多觀察家指出的,在如歐洲事務、防務政策和移民問題等幾個對今日英國最為至關重要的問題上,保守黨與自民黨的主張可謂南轅北轍。

  相較而言,信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工黨其實與自民黨有更多共同語言。而保守黨之所以能在英國政壇稱雄數百年,老而不衰,正是因為它總是能夠短暫地放下意識形態,一門心思地去實現執掌政權的目的。只要能獲得選民擁護,爭取到選票,不管這項政策是出自何處,保守黨都不介意把這項政策拿過來為己所用。曾有保守黨人得意地宣稱,“保守黨不在乎趁自己對手洗澡的時候把他的衣服穿走。”

  卡梅倫和克萊格自然都不是原教旨主義者,兩位政治家的內心十分明了現實利害遠重於意識形態的純潔。克萊格顯然不願意讓已經失掉民心的工黨拖累自己的前途,而卡梅倫為了幫助保守黨奪回已經丟失了13年的執政權,同時也成功讓自己搬進唐寧街10號,只得向自民黨改革現行選舉制度的要求妥協。禮尚往來,作為交換,克萊格也在歐洲事務和防務政策上做出了勉強讓步。卡梅倫自稱“不是一個意識形態導向”的人,他曾說,“我雖是撒切爾的粉絲,但這不代表我是撒切爾主義信徒”。不過,這並沒有妨礙他不久前邀請年邁的撒切爾夫人作客唐寧街10號向自己傳授治國心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