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互聯網能促進政治民主嗎?

http://www.CRNTT.com   2010-11-04 11:30:23  


網絡政治一定更好?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訊/歸根結底,微博、社交網站等新媒體在各國政壇大行其道,還是這些工具迎合了民主政治的內在要求:候選人必須扎根選民、順應民意,與民眾進行交互的溝通。不過,這一切都要以一套健全有效的機制和民眾的參與作為基礎,否則,網絡上再熱烈的討論和跟帖都是枉然。中國經濟網今日登出評論作者孫驍驥的文章“互聯網能促進政治民主嗎?”,內容如下:

  最近,美國民間智庫L2 (L2thinktank.com)和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發布了一份關於網絡智商(Digital IQ)的報告。所謂的網絡智商,是研究人員參照醫學上的智商評估辦法,對美國各個州的政客網上反應速度、動員能力,以及Facebook等網絡工具的使用效率通過量化得出的結果。

  該研究報告的撰寫者稱,美國政客們在網絡的表現,將越來越明顯地影響他們的支持度。事實上,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將網絡引入政治生活,不僅僅是為政客們博得選票,而是把它作為有效溝通民眾和政府的工具,例如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設立Twitter賬號、巴西政府的e-Democracia工程,乃至中國的“直通中南海”項目都在此列……但是,互聯網真的能夠改變未來政治遊戲的規則,讓民眾更有效地參與到政治中來的嗎?

  政客們的“網絡經”

  2010年新年前夜的清晨,美國新澤西州的紐瓦克市(Newwark)大雪紛飛。不少人已經起床,開始掃除自己家門前的積雪,為迎接新的一年做著準備。

  同樣早起的還包括該市的市長科瑞.布克(Cory Booker),儘管時鐘顯示的時間還是早上六點五十分,布克已經起床多時,開始處理自己一天的工作。但他並沒有提前來到市長辦公室,而是在家裡開始了自己在辦公室之外的一項重要工作——上網。

  布克輸入了自己微博(Twitter)用戶名和密碼,迅速瀏覽了微博上好友們最新的消息。這其實並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作為市長的他,已經擁有110萬的微博粉絲,而布克自己的好友列表的數量也相當驚人,把這些人的微博更新都瀏覽一遍,得花不少時間。

  這時,他的黑莓手機熒幕上的一條微博信息躍入了布克的眼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