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湘江之死

http://www.CRNTT.com   2010-11-11 08:07:07  


 
  據株洲市環保局官員介紹,清水塘重金屬治理項目一共涉及四大方面:工藝污染防治,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受污染土地的移民搬遷,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所有項目涉及到的資金全部到位將有400多億。”清水塘重金屬污水處理工程效果圖。該工程將於2011年年底正式啟用。屆時工業廢水直接排放湘江的現象將被杜絕。

  “我們的排放目標是要達到城市一級B標,不能因為下一場雨就功虧一簣。”

  城市一級B標意味著什麼?“它比工業廢水的排放標準要更高級,拿鉛離子的含量來說,工業廢水的排放標準是0 .1m g/L,城市一級B標是0.01m g/L,這個標準已經和直接飲用水的標準差不多了。”

  污水處理廠的二期工程還將籌建一個3萬噸的中水合用系統。在這個系統的幫助下,通過處理廠處理完的水經過沉澱過濾以後可以替代工業用水直接使用,比起單獨的企業廢水回收機制,這樣大規模的工業用水循環更能保障水資源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

  株洲市對於清水塘地區展開的環境治理遠不止於建立一座工業污水處理廠這麼簡單。

  株洲市環保局的官員向記者介紹,株洲市申報到省環保廳的清水塘重金屬治理項目一共涉及四大方面:工藝污染防治,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的移民搬遷,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所有項目涉及到的資金全部到位將有400多億。”

  株洲之所以要下如此大的力氣來做重金屬整治,其實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清水塘作為湖南這個“有色金屬之鄉”的老工業區,擁有著株冶和株化兩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級大企業,憑借100億以上的年產值,一直是株洲經濟發展的驕傲。“歷史積累的貢獻大部分上交國家了,沉積的污染留給我們了。”株洲市環保局的官員們苦笑著說,“我們下游就是湘潭和長沙,因為位置比較敏感,所以工作也必須做在前面。”

  歷史沉積的污染痼疾和特殊敏感的地理位置使得株洲的重金屬污染問題顯得尤為突出。2006年,霞灣港清淤不當造成的鎘污染事件再次將株洲市的重金屬污染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若再不大力進行治理,株洲市承擔的輿論壓力將愈加沉重。

  株洲市循環經濟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清水塘區域的環境治理和整體的產業開發建設密不可分。環保局是一個行政部門,處理項目的投資和運營有難度。某種程度上來說,成立一個公司來負責區域建設,能夠促進區域內產業更快地可靠地發展。”曾經是株洲市政府官員的言曉軍深諳清水塘區域環境治理的個中要害。

  2008年底,株洲市循環經濟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注册成立,言曉軍走馬上任,擔任了這家國有企業的總經理一職。

  如今清水塘區域的所有環境治理規劃都是由公司一手籌劃管理。除了最引人注目的污水處理廠和霞灣港底泥治理之外,公司還將對受污染土地進行變性治理。國土資源部的調研顯示,清水塘工業區受到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土地有7.4平方公里,整個株洲市受重金屬污染的核心土地有34.4平方公里,這些土地將取消糧食作物的耕種,根據污染程度變更為工業用地和經濟作物種植區。

  同時實施的還有土壤受到嚴重污染地區的移民工程,這一方案已經在7月底完成,如今開始分批搬遷,在清水塘區域內外視污染程度來安置移民。據言曉軍解釋,牽扯到清水塘區域的移民總數有2萬多人,第一期工程需要搬遷6000人左右。

  在整個清水塘的治理規劃中,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屬於重中之重,株洲市早在2006年就對有重金屬污染隱患的新建企業實施限批政策,對已有企業也採取了淘汰、工藝改造、環境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在株洲市循環經濟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著力對於株冶、株化這兩個“老大哥”企業做出了詳盡的產業結構調整規劃:對株冶將進行體制改造,包括對於工藝、設施的改造;而對於株化,則將採取整體搬遷的做法,“從根本上解決對環境的污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