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能否拆除釣魚島這顆“計時彈”?

http://www.CRNTT.com   2010-11-17 11:51:23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訊/中日關係再度緊綳,一是釣魚島主權紛爭又升級;二是政經不穩使日本人變得異常急躁;三是中國崛起開始逐步超越日本;四是弱勢首相菅直人領導無方,內外政策顯得雜亂無章。

  菅直人任命民主黨鷹派人物前原誠司出任要職,尤其掌握民主黨的外交大權後,使日本外交到處碰壁,惟有更深入投入“親美制華”集團,雖然暫時取得平衡,從長遠來看卻是更加孤立了。

  日本既然掌握了釣魚諸島(日本稱“尖閣列島”)的控制權,堅持它是日本的“固有領土”,一驅逐中國漁民,包括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等地漁民到釣魚島海域捕魚;二製造事端讓日本艦艇在釣魚島海域進行執法,展示日本已經有效控制了該海域;三無視已故中國總理鄧小平的倡議,即“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企圖改變現狀。如此無視歷史問題的敏感,得來不易的和解狀態,更不惜犧牲“戰略互惠”的關係,中日關係也就因為“撞船事件”的突發而再度陷入緊張。

22分鐘峰會維持關係

  中國的對日政策似乎還停留於尋求“對日友好”的階段,尤其對新上台的民主黨政府仍有期待,一不讓國內的反日示威抗議成為常態,甚至壓制民眾走上街頭表達不滿;二雖然削減了中日交往活動,卻未全面停止政府上層的接觸,明顯比過去對自民黨小泉政府要客氣得多。中日首腦峰會雖然“泡湯”,但見面打招呼,甚至走廊上寒暄還是有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此次出席橫濱的APEC峰會,還是不得不與菅直人首相舉行了22分鐘的“峰會”,說明中國對菅直人態度還是有所保留的。

  釣魚島問題雖然棘手,但它既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也是中日關係必須面對的問題,不易解決,也不會很快獲得解決,但卻不致如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A.Cohen) 所形容,是中日之間的一顆“計時彈”。換言之,中日不會為這堆“寸草不生”的荒島而戰。不過,如果牽涉到國家民族的尊嚴,主權完整卻又當別論,特別是日本要借釣魚島問題,既要分享東海的石油資源,還要分割東海的疆界的話,中國就不可能繼續忍氣吞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