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中國通”的微妙處境

http://www.CRNTT.com   2010-11-08 09:17:43  


  中評社北京11月7日訊/意識形態讓“中國通”在日本不敢說真話;日本選舉政治讓“中國通”在一旁看笑話;財經界的“中國通”一直在台面下活動。劉華撰文《日本“中國通”的微妙處境》,解析如下: 

  釣魚島撞船風波前後,日本各界的“中國通”處境微妙。他們或許很了解中國,但基於意識形態等因素,他們不敢在日本說明一個真實的中國。

  “知華派”有四大類

  “中國通”在日本也稱“知華派”。日本“知華派”大致可分四類:

   首先,技術官僚類,多指外務省等政府部門中擁有涉華經歷的官員,日本媒體常稱“中國學派”。外務省是日本政府對華政策形成的核心。這些人大多精通漢語,熟悉中國的政治運作過程,對中國社會有較多研究,了解中國現實情況。他們提出的對華政策,多是符合實際的。

  其次,政治人物類,多指政界中與中國接觸較多的人士。如過去在兩國關係中較為活躍的部分老一代政治家。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政治家”和“政治官僚”有明顯區別。在政治家群體中也有不少“知華派”。例如,現任內閣經濟財政大臣海江田萬裡,其父親早年擔任駐華記者,“萬裡”之名源於萬裡長城。他本人對中國相當熟悉;又如2009年大選中首次當選民主黨眾議員的高邑勉,他2006年從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後回國步入政界。

  政界“知華派”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有助於實現雙方高層溝通。高邑勉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採訪時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