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楊淑君事件 “通通氣就好”

http://www.CRNTT.com   2010-11-20 07:55:39  


 
  其一、正如王毅、範麗青及台灣“陸委會”官員,以及《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媒體所言,“失格事件”確實不是兩岸糾紛事件,而是屬於體育專業的範疇。實際上,跆拳道裁判長洪性天使韓裔菲律賓人,而世界跆拳道總會秘書長梁振熙是韓國籍。因此,楊淑君被判“失格”,並非是中國人“打壓”的結果。相反,中國一直對中華台北隊的參與給了誠懇的支持,國台辦主任王毅還在亞運會開幕當日專程趕到廣州舉行酒會,招待中華奧委會官員和台灣健兒。這是已經回歸祖國香港、澳門兩特區的健兒都未能享受到的。在開幕式上,當中華台北隊出場時,全場觀眾歡聲雷動,溫家寶總理也站了起來向其揮手致意,是他們享受到了一個僅次於中國隊,但高於中國香港隊和中國澳門隊的禮遇。在比賽過程中,內地觀眾也給熱烈地為中華台北隊的健兒打氣

  其二、正如前述,主導裁決楊淑君“失格”的亞跆盟負責人,都並非是中國官員,而是韓國人。他們這樣做,究竟是真正嚴格執法,還是認為只有韓國才是“跆拳道大國”,因而必須防阻具有搶金實力的楊淑君進入決賽的私心?我們不敢妄自推測。但楊淑君的技術絲毫不遜於韓國運動員,而跆拳道的裁判則主要是由韓裔人出任確是事實。這其中的奧妙,記者們可依自己的專業去作出判斷。

  其三、就是在“失格”事件發生後,中國官員也沒有聯手“打壓”,而是為中華台北隊力爭權益。當亞跆盟官員籍口台灣選手拒絕退出比賽場地,而準備作出取消中華台北隊全隊比賽資格的決定時,中國官員力爭才取消了此議,而才使中華台北隊的黃顯詠再拿了一塊金牌。何況,在楊淑君出場比賽時,中國隊已經拿到了近一百枚金牌,第二名的韓國和第三名的日本才是二十枚左右,中國隊無並不志在這塊金牌。更重要的是,跆拳並非是中國隊的強項,中國選手在跆拳項目中奪取金牌的機率並不高,又何必要搶奪楊淑君的金牌,為他人作嫁衣裳?以中國隊隊員們“兩岸健兒都是同胞”的心態,還恨不得能協助台灣選手戰勝其他選手,為中華民族多拿幾面金牌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