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辛亥革命百年值得兩岸中國人同慶

http://www.CRNTT.com   2010-11-24 07:59:13  


  
  儘管合辦破局,兩岸均積極籌備紀念活動,並高調褒揚中山先生的歷史貢獻及其思想的時代意義。 

  大陸雖不以“國父”稱呼中山先生,但其所稱之“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不僅高度肯定中山先生的歷史地位,也表明中共1949年之民主革命,乃繼承中山先生畢生未完成的革命事業。大陸幾乎每一個城市皆有中山街、中山公園,每年“十一”還會在天安門廣場上懸掛中山先生巨幅畫像。就連最近在廣州舉行的第16屆亞運,也刻意選在11月12日中山先生誕辰當天開幕。而與辛亥起義及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有關的武漢、南京與廣州等城市早已大興土木,修繕革命勝地,拍攝歷史電影及電視劇,並先後召開學術研討會,邀請兩岸四地的學者,共同研究辛亥革命和孫中山思想。這些在在說明大陸對中山先生的尊敬,以及慶祝辛亥革命百年的誠意,絕非台灣民進黨所謂之“統戰手段”。 

  在台灣,負責籌劃紀念活動的“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於今年1月15日隆重揭牌成立。該基金會人才濟濟、聲勢浩大,只可惜截至目前為止,該會所宣布的一系列慶祝活動計劃,不外跨年晚會,百對佳偶在明年元旦成婚等嘉年華活動。另外一個重頭戲乃在撰寫、出版跨校際、跨領域,字數驚人的“中華民國百年發展史”。但由於台灣教育部要求學者在論述時,必須“以在地多元觀點,凸顯台灣精神及特色,進而建立中華民國發展史主體論述”,並從而建立“中華民國在地化的轉型史觀”,令人不得不憂心,馬政府為凸顯中國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正統性”和“合法性”,有意在政治論述上更加強化“中華民國在地化”,甚有人因此批評,“中華民國”已成了“獨台”、“和平分立”的取巧工具! 
  
  綜言之,台灣當局與中國國民黨拒絕兩岸與兩黨共同紀念辛亥革命,既有現實考量,也有基本認知上的差異。明年10月適逢2012大選在即,將競選連任的馬英九擔心,若與大陸聯手行動,將遭部份選民污衊。在認知方面,一邊是紀念辛亥革命百年,一邊則慶祝“建國百年”,馬政府擔心認知上的歧異將使合辦活動難以定調。筆者以為,兩種考慮並非完全無理無據,但也並非不能克服,關鍵在於執政者的一念之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