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巴德翰:中國與印度的痛處

http://www.CRNTT.com   2010-11-26 12:08:03  


 
  不過,在印度國,私企是最具活力的經濟部門,反過來,在中國,國企較私企更為成功。即便如聯想和華為這樣聞名海外的中國私有企業,其產權結構也是錯綜複雜,而國家控制權與私人控制權之間的界限則模糊不清。最近,中國私人汽車製造商吉利收購沃爾沃汽車的事街知巷聞,但這筆收購的款項絕大部分由地方市政府籌集的事實卻鮮為人知。

  在中國,許多國企都由有政治勢力的家族把持著。事實上,有證據證明中國絕大多數百萬富翁都是中共高官的親戚。所幸中國的家庭和國企創造了龐大的儲蓄,才使中國經濟得以承受權貴資本主義造成的資源巨大浪費和扭曲配置。

  如果不進行政治改革,這種制度的存續是不可想象的。溫總理早在他8月份那次備受海外關注卻被中國國內媒體封殺的講話中充分闡述了這一點。如今,全球媒體也是時候對中國和印度崛起中的特征進行研究,而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其歸因於市場改革的成功。

  (發自伯克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