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蛋形蝸居”裡青春的痛

http://www.CRNTT.com   2010-12-02 10:38:00  


 
張軍瑜:“蛋形蝸居”里透著青春的痛

2010-12-02 08:36:06  來源:沈陽晚報 

  近日,來自湖南的24歲青年戴海飛在北京市海淀區成府路的一個大院裡,用竹子造起了一個“蛋形”小屋,作為自己的蝸居。蝸居裝有輪子可以挪動,就放在單位樓下。戴海飛介紹,“蛋形”小屋造價6427元,他已經在小屋裡住了快兩個月了,沒有了房租的負擔。但是,進入冬季後,小屋越發冷了。戴海飛還遭受物業驅趕。(《新京報》12月1日報道)

  以前有種“膠囊公寓”曾經引起大家的注意。現在剛畢業半年的一北漂小夥兒又鼓搗出一個“蛋形蝸居”。小夥兒把房租省了,也不用再仔細計算著怎麼節省飯費,有心情了,還能去喝個咖啡、游個泳享受享受生活。

  青春很容易和朝氣、理想這些詞語畫上等號。敢於當北漂的,很多都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個行李包、一本畢業證,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很多在北京一漂就是許多年。在這樣一個漂在北京的過程中,有一些人有能力、又有機遇,終於是苦盡甘來,夢想成真;但更多的人許多年過去,可能還在苦苦掙扎,雖然每個月都可以賺到好幾千,但是相當一部分都被房租之類繁重的生活成本占了去。看著自己是賺了錢,但是很多又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還給了北京。至於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要是沒有家裡的贊助,要是沒有哪一天自己突然可以年薪幾十萬、上百萬了,對於許多北漂一族來說,那已經是一種遙遠的奢想。

  我們一直鼓勵年輕人要有理想。但是現實情況是,如果父母不給力,現在的80後90後的年青人,在剛剛走上社會的時候,可能就要開始為蝸居奔命,為房貸忙碌,用自己的整個青春去背負一套房子。在疲於奔波中,剛有機會要去正式實現的理想也會淹沒在“衛生間裡的一塊瓷磚”這樣的壓力之下。這種壓力,會讓一代人被逼淡化了父輩身上那種沉重的歷史使命感,只剩下沉重的壓力。

  所以看到小夥子戴海飛從自己的蛋形蝸居頂上露出個頭來,看著在樓上俯拍的記者幸福地笑;在他露出的潔白牙齒裡,我們還是感到一種來自青春的傷痛和時代的傷痛。

  高房價扼殺了整整一代人的理想,這才是高房價欠下的這個現在進行時中的社會最大的一筆債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