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民主黨 要切實加強溝通

http://www.CRNTT.com   2010-12-29 09:10:35  


 
                     政治立場並未鬆動

  民主黨的主席和一位女性副主席出席了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獎禮,那位女性副主席不顧政治常理,就特區政府按慣例以象徵性收費批地給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興建特派員官邸,在立法會提出私人議案表示反對,顯然是欲“對沖”在2012年香港政制發展問題上與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理性妥協。

  於是,人們不能不質疑:民主黨在2012年香港政制發展問題上的“溫和”和“理性”僅僅是一種政治策略,而不代表其政治立場開始鬆動。

  在12月19日記者會上,民主黨主席何俊仁重申,民主黨將以社會運動、社會壓力以及與中央和特區政府溝通來推動民主。

  從民主黨在2010年的表現看,人們有理由懷疑其政治策略開始做這樣的調整──在關於香港政制發展上,以“有進展好過原地踏步”的心態來與中央溝通而謀求妥協,但是,在關於國家主體政治體制改革上,依舊“唯西方一兩個大國之馬首是瞻”。

  然而,西方一兩個大國對待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立場以及它們對待香港政制發展的立場,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與中央對待香港政制發展的立場相交集,一旦觸及或逾越了“界限”,雙方的分歧就會演變為對立。

                     應該選擇“觀點理性”

  無論民主黨還是其他反對派政治團體,都應當明白這一“界限”是在哪裡。在“界限”之內,民主黨可以玩兩手策略;在“界限”上和“界限”之外,民主黨必須抉擇是做“態度理性”的所謂“溫和民主派”還是真正轉變為“觀點理性”的名副其實的“溫和民主派”。在“界限”之內,激進反對派可以發表激進言論和採取激進舉動;在“界限”上和“界限”之外,激進反對派則必須小心“玩火者必自焚”。

  成見和偏見總是要以事實來改變。信奉西方政治模式和政治理念,以為可以照搬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團體和政治人物,只有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碰壁後才會反思,才可能醒悟。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努力探索和建設具中國特色的現代政治文明,以國家主體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就,來說服香港那些迷信西方政治模式的人士轉變理念,來促使越來越多的香港居民樹立對國家的信任和信心。這也是按照《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方針循序漸進推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民主化的必要條件。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