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1轉型中國迎接更大歷史考驗

http://www.CRNTT.com   2011-01-02 08:01:48  


展望2011年,處在轉型節骨眼上的中國經濟,將迎接歷史更大的考驗。
  中評社北京1月2日訊/歲末時刻,驀然回首,過去的一年,既有霓虹璀璨的時候,也有江國飄雪的日子,大自然以超然的力量,天地有靈描摹潔白的句點。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金融學院公共經濟管理學院博士溫建寧文章表示,2010年,中國在探索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的新路上,為“十二五”大廈奠基;展望2011年,處在轉型節骨眼上的中國經濟,將迎接歷史更大的考驗。

  文章認為,在新的一年里,世界經濟不穩定的動蕩因素短期難以消除,那些滲透在金融債務鏈條中盤根錯節的不確定因素,不僅依然會持續存在而且不可能會有根本性的改觀,其爆發的誘因和背景化解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充滿了不可預測的隨機性。中國經濟雖說有充足理由可以維持穩定增長態勢,但出口導向型經濟結構容易受制於人的弊端顯露無遺,外延性改善變量對外部環境依賴程度亟待調整,而內生性市場消費因素發揮決定性作用還需外力激發。只要能在世界經濟不穩定存量因素中,尋求到相對穩定的確定性變量因素,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原始驅動力就能持續。所以,中國經濟來年發展的最大底氣和活力,還看宏觀變量和路徑選擇的大智慧。

  稍早時候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賦予了2011年宏觀經濟指導性的基本綱領,政策價值取向最終聚焦在“積極穩健、審慎靈活” 的基點上,財政和貨幣兩只手各司其職,有“收”有“放”,有“張”有“馳”,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兩者分工協調當是最高要義。財政這只手適度超前貫徹“積極+靈活”的小目標組合策略,為的是能更好維持經濟發展的平穩性,防止經濟減速過快刹車效應導致的社會問題;貨幣這只手相對好字當頭把握“穩健+審慎”的小目標組合策略,為的是能更好化解通脹的嚴重壓力,防止貨幣增長過快滯後效應導致的物價問題。當然,在更高級別的層面,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將目標合一,實現寬嚴結合、鬆緊結合的有機大組合,即確立“寬財政、緊貨幣”的格局。實際上,處理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關係,這種戰略上多目標多任務經濟政策架構的確立,說明有效形成了“三馬共拉的馬車”要平穩運行,有賴於其優勢互補條件下動態平衡關係的有效性,不僅需要宏觀決策層面引領方向的大智慧,而且需要執行層面平衡駕馭的高超協調機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