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伊朗掉飛機 美國惹的禍?

http://www.CRNTT.com   2011-01-11 09:45:00  


 
  伊朗實行的經濟化改革,就是把這些國企變成私企,建立很多的小公司,問題是小公司缺乏監管,而很多小公司還會用已經被淘汰的飛機,所以也是非常危險的。

  一幫打腫臉充胖子的官員

  須知,伊朗本身並不具備飛機製造的能力,它的航空業嚴重依賴國外進口。

  可是在2006年時,伊朗國防部的一位副主席卻說“伊朗能夠挫敗制裁的陰謀”“美國對伊朗航空工業的制裁沒有成功”。

  然而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伊朗目前正在運營的191架客機中,有152架客機是西方國家生產的。

  在2009年時,又有伊朗航空公司總裁稱,“伊朗航空在制裁下表現堅挺,競爭力和潛力不斷增強。”

  而在2010年4月份,伊朗航空公司被歐盟列入禁飛“黑名單”,其旗下的飛機被限制飛入歐盟境內。

  事實上,伊朗航空業一直堪憂

  倒也不是所有的官員都睜眼說瞎話,一個有290億美元資金缺口的行業怎麼可能“堅挺”?

  2003年時,伊朗交通部長預測,如果政府再不給予航空業補貼,並且機票繼續保持低價位,伊朗的航空運輸業將面臨破產的危險。

  2010年時,一位交通副部長亦表示:伊朗航空業利潤僅為1%,部分航空公司虧損嚴重,面臨破產困境。

  而伊朗HOMA航空公司的負責人印證了這位副部長的表態,稱高額的燃油成本已經難以承擔。

  其實早在2001年時,伊朗航空的處境就已經“雪上加霜”,收入下降乘客不足,甚至需要取消航班。

空難根源——在泥潭中循環的國家 

  美國為何制裁伊朗?

  和大多數人的想當然不同,美國對伊朗的航空業制裁,與“核事件”並無關係,早在1979年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時就開始了。

  32年前,在巴列維國王時代,伊朗的軍備都是採購美國的,民用的航空也都是採購美國的。但是霍梅尼回國推翻了巴列維國王以後,美國就開始對伊朗長達30年的經濟制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