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進黨“民調派”牛刀小試的幾個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1-01-13 08:23:01  


 
  表面上看,“全民調”方案與“黨員投票”方案之爭,只不過是方式方法的區別而已,如以“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觀點看,只不過是方式方法的區別而已。但其實大不然,這將關係的民進黨內元老派和尚新生派透過“總統”和“立委”初選的博弈,而展現的黨內權利鬥爭。由於蔡英文認定選票來源應是多元化,不能完全依賴強烈的政治意識,故在幾次選舉中,蔡英文都是以其跳脫深藍與深綠的束縛特色,走理性路線,說話四平八穩,吸引不少中性選民支持。倘若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是以全民調產生,獲得中性選民認同的就將佔盡優勢,不但坐穩民進黨主席的位子,而且還有可能成為泛綠陣營的共主,民進黨將實現真正的新老交替。但部分元老派的民進黨員認定蔡英文在民進黨的資歷不深,所以相當不服氣。他們認定“全民調”對蔡英文有利,所以主張是由“黨員投票”決定,並在各地辦辯論會。由於深藍與深綠的習性就是喜歡會攻擊敵對陣營的政治人物,攻擊的手段越劇烈,所獲得的掌聲越多。而元老派經過多年的經營,手上都擁有大量的“人頭黨員”或“口袋黨員”,而願意參加黨員投票的又多是意識形態濃鬱的老黨員,因而“黨員投票”將有利於元老派。實際上,過去二十多年來民進黨的黨內初選實踐,都已充分驗證了這一論斷。

  “全民調派”獲勝,給台灣政治生態帶來了以下幾點啟示:其一,正如前述,這次爭論表面上是方式方法之爭,實質上確是民進黨內新、老一輩進行權力角逐的鬥爭。由於將由沒有經歷過“白色恐怖”,而且較為理性的新生代獲勝,故民進黨將有可能完全跳脫過去的“悲情意識”,走中間路線,與國民黨的差距逐漸收窄,可能會比偏於保守僵化的國民黨更能得到中間選民的支持。

  其二、敗下陣來的呂秀蓮,及受此影響的蘇貞昌、謝長廷等人,因為均已超過六十歲,過了這村沒有下一店,此後就將失去政治舞台,並真的如謝長廷曾發過誓言那樣,永遠退出政壇。老“台獨”分子辜寬敏等人也將因為民進黨政治路線朝著“不尊重”元老的方向發展,而宣佈退黨。在此情況下,民進黨內就將實現組織路線上的新老交替。比以陳水扁當選“總統”為標誌的第一次新老交替,更具意義。因為那次尚只能是“美麗島系”與“老黨外”派系的新老交替,但“老黨外”對黨的路線仍有重大影響,從而迫逼陳水扁從“四不一沒有”走向“廢統”。而今次的新老交替則是踢開“美麗島世代”,由從未參加“美麗島事件”以至是“黨外”活動的新一代接手。至於他們並沒有“白色恐怖”的經歷,鬥爭手段可能會較為平和,更得中性選民的認同和擁護,將更容易促進台灣地區“政黨輪替,輪流執政”政治態勢的成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