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懷疑”成部分中國人生活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1-01-18 12:07:00  


邱炯/插畫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訊/“今天的什麼都不信和幾十年前的盲信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信任不是單純的道德問題,而關係到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 

  信,還是不信,這是個問題。

  北京“漂白蘑菇”調查、浙江錢運會案,種種網絡熱點都正在成為地方政府和新聞媒體公信力的一面鏡子。即使有些猜測事後證明不過是一場謠言,但民眾當初一邊倒的懷疑仍在隱隱透露著一些信息。

  今天,這種“不相信”的情緒,已然滲透進多數中國人的生活:吃飯不相信食品的安全性,出行不相信鐵路行業解決買票難的能力和誠意,上醫院不相信醫生沒有給自己多開藥,打官司不相信司法會保持公正……

  有人說,幸福感源自相信。而當懷疑一切成為整個人群的集體意識,中國人與幸福的距離又該有多遠?

  我們的信任去哪兒了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趙菲菲發自北京 

  這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我們曾經對一切都充滿信任,對領袖、對革命、對資本主義的必將滅亡和共產主義的光明未來……但我們現在卻似乎什麼都不信——不相信地方政府的表態,不相信媒體的報道,不相信身邊人——尤其,“政府說什麼都加以懷疑,這已經成為多數人的習慣”。

  當懷疑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黃亞生:“不管錢先生之死的真相如何,考慮到輿論的偏向,這難道不正揭示了一種危機?如果你是官員,你不應該感到焦慮和擔心嗎?”

  不相信其實未見得比相信糟糕,懷疑有時候是一種進步,說明信息渠道多了,社會開放程度增強了。但我們的問題是愛走極端、擅長創造世界之最。所謂中庸之道只是傳說,現實是別人幹不出來的我們幹得出來,別人想不出來的我們也幹得出來。一旦相信我們就熱血沸騰全國串連畝產十萬斤兒子打倒老子老婆跟老公劃清界線,不相信則心如死灰躲貓貓欺世碼豆腐不吃了國產奶粉不喝了老人家倒地也不扶了。

  如今,懷疑和警惕已經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因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不斷發生。住,我們有樓倒倒樓脆脆樓歪歪樓薄薄;吃,我們得小心假煙、假酒、假雞蛋、假牛奶、地溝油、人造脂肪、美容而成的大米、藥水泡大的豆芽、避孕藥喂肥的王八、洗衣粉炸出的油條;出門,我們要提防推銷的碰瓷的釣魚(執法)的;上醫院,我們擔心假藥、無照行醫、被過度治療(香港《太陽報》近日稱,中國人去年一年輸液104億瓶,相當於人均8瓶)。此外,我們還要面對假票、假證、假中獎、銀行詐騙、假老虎、假新聞等等。

  面對如此世態炎涼只能茫然自問:我們究竟該相信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