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政府轉型決定“十二五”改革成敗

http://www.CRNTT.com   2011-01-22 09:51:50  


 政府轉型決定著“十二五”改革的全局
  中評社北京1月22日訊/2006年國務院討論“十一五”規劃,明確地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作為“十一五”改革攻堅的關鍵和重點。8年過去了,以政府轉型為重點的行政體制改革有一定進展,尤其是在改善民生方面有重要進展,服務型政府開始成為各級政府基本的理念。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文章表示,總的來說,政府轉型尚未真正到位:在許多方面並沒有多大的突破;在有的方面不僅沒有多大進展,原有的問題還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有的改革形式上走了一步,但實質上沒有大的進展,如大部門制改革。按照十七屆二中全會的精神,大部門制改革的實質是建立行政範圍內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體制。從已有的實踐看,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行政範圍內的三權分設改革並沒有實質性突破。

  行政體制改革沒有取得大的突破,原因大概有三方面:第一,政府發展理念的轉變尚不到位;第二,相關體制改革滯後,比如財稅體制、幹部考核機制;第三,這些年形成的部門、行業、地方政府利益開始成為普遍傾向。

  下一步,是以公共服務為中心推動政府轉型,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政府轉型?這個政府基本理念不轉變,現行財政體制、幹部考核機制,由此衍生的政府自身利益傾向將難以改變。

  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與政府轉型

  文章稱,金融危機以來,有人把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作為中國的發展模式。這是需要討論的:在經濟生活領域,是堅持市場主導下的政府,還是政府主導下的市場?

  1.市場化改革基本完成,還是尚未完成?最近有專家提出,中國市場化導向改革基本完成,下一步主要是社會改革。當前,社會領域的轉型和改革十分突出,但說市場化改革基本完成為時尚早。中國雖然初步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但市場化改革的任務並未完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