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埃及的“攤牌時刻”在半年之後

http://www.CRNTT.com   2011-02-02 09:05:12  


 
  在最初的沉默後,周四美國白宮、希拉里和奧巴馬相繼表態,呼籲“雙方冷靜”和“保持埃及穩定”,白宮發言人吉布斯更直言不諱地稱埃及是“重要盟友”,穆巴拉克“有重要作用”,歐洲各國的反應也大同小異。埃及是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也是西方對抗穆斯林極端原教旨勢力的中流砥柱,美國全球反恐的重要盟友和節點,阿拉伯世界中受美援最多的國家,美國及其盟國(尤其以色列)當然不願埃及發生變故,尤其“變綠”,因此他們對民主派的訴求保持奇怪的緘默,而穆斯林兄弟會的捲入,則只能讓西方下決心保護穆巴拉克,儘管奧巴馬周四宣稱“不偏不倚”,但正如布魯金斯多哈中心主任沙迪。哈米德所指出的,這在反對派看來,無異於一屁股坐在穆巴拉克的椅子上。

  儘管已是82歲高齡,但穆巴拉克顯然仍保持著足夠的政治敏感。自周二開始,政府機構和軍方、警方就置自由派的呼喊於不顧,將指責矛頭對准當時尚保持沉默的兄弟會;而周四、周五兄弟會正式跳到前台後僅幾小時,其主要領導人埃薩姆。埃爾-埃裡安和穆罕默德。穆爾西等已被逮捕,埃及律師阿蔔代爾莫奈姆。阿卜杜勒。馬蘇德對美聯社稱,已有20名左右穆斯林兄弟會骨幹被捕。很顯然,穆巴拉克置抗爭真正主體——自由派、“4月6日運動”和巴拉迪等於不顧,專對兄弟會下手,不僅因為成立於1928年,在國會454議席中占據88席的兄弟會是真正的最大威脅,更因為此舉足以拉攏歐美,孤立街頭力量。

  如果穆巴拉克的頭腦能夠審時度勢,在9月大選中放棄推舉兒子參選,甚至更進一步,放棄自己連選連任5年的打算,轉而支持一名體制內親信,則可在很大程度上打消那些“怏怏非少主臣”的體制內幹將,從而讓內外都缺乏廣泛基礎的埃及街頭抗爭派找不到著力點;倘穆巴拉克堅持“傳子”,則形勢和力量對比則可能發生變化,內部的不滿,或許真能改變埃及政治天平的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講,攤牌的時刻,恐怕還要推到至少半年以後。

美歐為何只字不提巴拉迪

  表面上因互聯網發達和突尼斯事件而引發,實則系穆巴拉克時代30年新舊矛盾尋隙總發作而釀成的埃及事件,自周二升級、周五晚禱或“憤怒日”大發作至今,已造成數十人死亡,約2000受傷,埃及軍隊已取代警察,成為騷亂各城鎮的治安主力,而示威者依然不肯退卻,並喊出“穆巴拉克下台”的口號。

  引人矚目的事,儘管一些媒體(如阿拉伯半島電視台)早在“憤怒日”下午便一度喊出“穆巴拉克下台倒計時”的預言,網絡上更是議論熱烈,但82歲的穆巴拉克卻仍頑強地堅持在位。周六,他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改組政府,承諾改善政治,保障民生;幾小時後,他恢復了被廢除近30年的副總統職務,但此舉顯然滿足不了反對派著名人士、前國際原子機構主席巴拉迪和許多示威者的願望,他們繼續喊出“穆巴拉克辭職”的口號,街頭的衝突也始終未曾平息。

  埃及擁有8000萬人口,是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西亞-北非阿拉伯文化、思想和學術中心,埃及的命運,關乎整個地區的穩定,人們有理由關注,埃及和穆巴拉克的明天將會怎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