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從馬東肖鷹的對罵看“春晚經濟學”

http://www.CRNTT.com   2011-02-11 10:58:29  


清華大學美學教授肖鷹(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2月11日訊/“隨著春節長假的結束,央視為了再助推一次爭議高潮,就導演了清華大學美學教授指名罵街央視著名小品導演馬東的一出雙簧戲。因此,目前的馬東肖鷹對罵,是央視春晚經濟學的一個很好注腳。需要奉告各位企業家和讀者的是,央視品牌商譽之道,在當下還不可複制。希望做品牌價值的企業和個人,還是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的做質量贏品牌的路子”。紅網今日登出評論李寧的文章“從馬東肖鷹的對罵看‘春晚經濟學’”,內容如下:

  2月7日晚,清華大學美學教授肖鷹在其博客發表博文《春晚導演莫學“蘇紫紫”》,對央視春晚小品提出質疑。由於博客編輯推薦時將題目改為《春晚導演馬東的霸道是從哪裡學來的?》,另外文章因春晚導演莫學蘇紫紫等敏感詞語引起大家的注意。2月9日開年第一個工作日,春晚導演馬東以《真人版<專家指導>——答清華大學美學教授肖鷹老師》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回應。筆者預料,越是罵的狠,罵的熱烈,越對央視春晚有利。

  對於兩位的爭議和辯駁筆者不再贅述,需要了解詳情的觀看他們的博客就知道端倪。在這裡,筆者主要想通過兩位的爭議和辯駁,給大家淺析一個名稱——春晚經濟學。

  學過財務會計的人都知道,在資產的分類當中,有一類無限資產叫商譽,比如外國的肯德基、家樂福,像中國本土的商譽比如狗不理包子。商譽的形成,主要是圍繞質量第一、服務至上等企業精神,通過企業家一輩接一輩的共同努力形成的價值品牌,商譽的形成和價值最大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央視春晚這塊牌子,可以說不到20年時間,就做的這麼大這麼強,其中的秘訣和法寶是什麼呢?

  筆者苦苦思索的結果,就是央視除了利用他們影視媒體的壟斷地位成就春晚品牌價值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奉行春晚經濟學原理。如果沒有春晚經濟學,就沒有春晚的這麼紅紅火火,引入關注,沒有春晚商譽價值的與日俱增。那麼春晚經濟學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學問呢?

  春晚經濟學,實質就是爭議經濟學,也就是在嬉笑怒罵中做大做強春晚大餐這一無形資產(商譽)的價值最大化。我們不難看出,從每年的春晚節目排練起,爭議伊始,直到春晚結束後的一個月,爭議才止。爭議春晚,不乏各種手段,雙簧對罵、單方質疑、媒體炒作等等。

  爭議第一層的經濟效益,央視春晚品牌的商譽價值越來越大。由於網民的持續質疑和努力,使得2011年春晚“百分之百”的杜絕了植入廣告(實際上網民還是挑剔了一些植入的軟廣告),但是因為央視春晚品牌商譽的價值就擺在那裡,所以直播之前的10分鐘淨廣告,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當然,每年央視通過春晚推出了大量明星,特別是像西單女孩、旭日陽剛這樣的草根明星,更加促進了春晚商譽的價值增大,對於央視來說,春晚商譽價值的增值,就是一個打造了一個不停印刷鈔票的印鈔機。

  爭議第二層的經濟效益,各路媒體受益,特別是娛樂媒體。春晚經濟效益的賣點,就好比酒和酒瓶的關係,我們知道買酒的時候肯定一並得買瓶子。沒有聽說只買散酒而不要酒瓶的買法,除非到廠家買真正的散酒。央視春晚好比這酒,人們是衝著這瓶酒(好與壞,各自品嘗),各路媒體就是這酒瓶子,他們通過大篇幅報道(包裝)春晚新聞、爭議言論、花絮等,提升各自媒體的關注度和賣點,報紙發行量是一筆收入,當然隨著報紙發行量的提升,廣告收入就是另一筆收入。

  爭議春晚第三層的經濟效益,春晚演員。由於春晚的商譽和名人效應,使得上了春晚的演員一夜走紅,成了當紅明星,當了明星之後就有高額收入。當然,在這個爭議秘笈中,誰爭議最大,誰越紅,收入也就越高,反過來央視也就越看重價值所在。筆者敢肯定的是春晚無形資產——人力資源賬本的借方,登記的價值當中,蟬聯小品王趙本山為頭名,西單女孩、旭日陽剛等草根明星為次之,其次才是其他明星的標價。當然,像趙本山等,央視春晚無形資產入賬價值比較穩固,但對於西大女孩、旭日陽剛等,雖然價值最大,但隨著一年一度的熱點,名稱隨時會被其他當紅明星替換,比如2009年曾是“許三多”王寶強。

  今年,隨著2011年春晚的結束,春晚同樣也得到了大家的熱議。但是與往年相比,爭議的浪潮不夠高,因此,對影視春晚商譽的增值不夠,所以之前有馬東導演調侃董卿以提升爭議度(這點,才是看了他們的對罵知道的)。而後,由於隨著春節長假的結束,筆者猜測,央視為了再助推一次爭議高潮,就導演了清華大學美學教授指名罵街央視著名小品導演馬東的一出雙簧戲。因此,目前的馬東肖鷹對罵,是央視春晚經濟學的一個很好注腳。

  但是,筆者需要奉告各位企業家和讀者的是,央視品牌商譽之道,在當下還不可複制。希望做品牌價值的企業和個人,還是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的做質量贏品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