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埃及開羅示威者只是籌碼?

http://www.CRNTT.com   2011-02-14 09:04:03  


 
  之所以更難,因為直到目前為止,埃及所謂基於互聯網的由人民力量發動的“革命”,主要是通過“反對穆巴拉克”這個符號凝聚起來的。

  其中埃及“革命”最主要的組織力量有三:

  首先是Egyptian Movement for Change,即“Kefaya”。這是一個2004年9月成立的鬆散聯盟,由來自埃及國內左中右不同意識形態的政治人物在Wasat的基礎上建立。Wasat是1996年從穆斯林兄弟會分裂出來的一個組織,在1996年、1998年和2004年三次試圖將自己轉化為合法政黨失敗之後,開始轉而變成一個不具備特定意識形態的鬆散聯盟。這個聯盟最大的特長是擅長利用網絡進行政治動員。

  其次是由支持2008年4月6日罷工產生的“四月六日運動”組織,這是一個在埃及中下層以及工人裡擁有強大動員能力,但被美國駐埃及使館評價為“過於理想化”的組織。

  第三是由2010年6月埃及青年賽義德在亞歷山大被警察毆打致死刺激產生的網絡組織“我們都是賽義德”,建立這個公共主頁的主要是包括谷歌公司中東地區市場經理Ghonim在內的四個人,但很快與此前埃及長期存在的以反對警察濫用職權與酷刑的各類組織成員匯聚並快速發展。最初組織策劃2011年1月25日遊行的,就是這個組織,其初衷是在埃及國家假日“警察日”通過示威展示對警察的不滿。後來變成“穆巴拉克下台”的訴求,則完全是受突尼斯局勢突變的“衝擊”,事先並無周密計劃。

  這些借助互聯網組織起來的、數量龐大的人群,有著五花八門的利益訴求和個人背景,但缺乏具有可操作性且協調一致的政治綱領,共享“穆巴拉克下台”這個簡單、抽象的符號。這種特點,最終使得這些人群在本質上成為了籌碼和外殼,讓埃及政府內部不滿穆巴拉克長期壟斷最高權力的政治精英獲得了額外的優勢地位,甚至能夠將某種形式的“政變”洗白成為“革命”。

  2月11日穆巴拉克離開了開羅,辭去了總統職務,讓軍隊接管了政權。到目前為止,上述三個遊行組織者還沒有對自身下一步的行動提出明確的計劃。

  此次埃及“革命”的關鍵點之一,發生在1月28日下午4點,綜合《華爾街日報》等媒體的報道,當時穆巴拉克政府下令警察使用實彈鎮壓抗議,但內政部長艾德利的最高副官拉姆吉將軍拒絕執行命令;隨後的事情是當穆巴拉克試圖用陸軍取代警察進行壓制時,艾德利下令撤回“所有”警察,從而使得示威者在開羅街頭得到4個小時左右的“空窗期”,這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就目前已有的資料看,看不出互聯網或者人民力量發揮了什麼神奇的作用影響了艾德利,以及穆巴拉克政府的將軍們。再參考一下此後軍隊上街之後的諸多表現,導致穆巴拉克下台的是一次基於互聯網的人民力量的革命,還是一次在網絡革命泡沫掩蓋下的“政變”抑或者“叛亂”,恐怕還在兩可之間。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要“革命”的話,穆巴拉克走了之後,“革命”才剛剛開始。無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這都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案例,諸多理論、政策、言論,都會逐漸在事實面前,得到有效的檢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